长江商报消息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连续2年上涨,10余家车企发力高端品牌
□本报记者 黄聪
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将打破进口车、合资车独霸天下的局面,而破局者正是曾被小觑的自主品牌车企。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10年开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比经历了连续4年下滑,达到历史最低点38.44%。然而,从2015年开始其一转颓势,2016年前10月占比达了42.57%。与此同时,国内已有超10家自主品牌车企,已拥有或将发布高端品牌汽车。
尽管目前还没有叫得响的自主高端品牌,但业内人士11月28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预计,再经过3年时间的沉淀,一定会有车企异军突起。同时,有分析人士建议,车企应该加大自主科研力度,在智能互联、新能源的时代,避免耍花枪,扎稳马步实现崛起。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比超四成
“公司2019年将迎来建厂50周年,我们这代人把一个什么样的东风呈现给世界,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1月23日,在东风2016社会责任大会暨“润”计划2.0发布会上,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颇有情怀地发问。
竺延风似乎给出了一个自己心中的答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重塑商用车领先优势、提升自主乘用车核心能力、抢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制高点、突破改革创新瓶颈等四项重大挑战。”
“竺延风之问”除了是对向“共和国之子”——东风这样大型国有车企的考问,也是对中国汽车工业使命和责任的考问。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发现,国内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近3年来占比持续上涨,其中2014年为757.33万辆占比38.44%,2015年为873.76万辆占比41.32%,2016年前10月更是达到812.95万辆占比42.57%。同时,统计还显示,从2010年开始,自主品牌乘用车连续4年下滑,达到2014年的最低点。
11月24日,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人士肖越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2014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至最低点,主要是因为当时外资品牌车调整发展战略,在价格上大幅下降,因此挤压了自主品牌车的市场空间,而自主品牌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得不节节败退。
“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国内车企不断改良技术和提高研发能力,逐步找回了市场。” 肖越说。
实际上,早在2013年,我国已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重点解决关键总成、核心部件和提升汽车电子的开发与应用水平。
然而,占比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掩盖不住一个尴尬的现实,在“最赚钱”的中高档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车企依然觉得“曲高和寡”。
“与国外汽车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竞争力依然处于劣势。”11月25日,汽车观察员肖红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特别是在中高档乘用车领域,国外品牌独霸天下的局面已维持多年。
超10家自主品牌车企发力高端市场
“曲高和寡”并不代表车企不敢勇于担当和尝试,品牌向上已成为自主品牌汽车转型的“共同任务”。
近年来,已有不少国内自主品牌中高级车纷纷上市,这其中包括红旗H7、长安睿骋、荣威950、奔腾B90、吉利博瑞、众泰Z700等,不过年销量能上万的屈指可数。
可进入2016年,自主汽车品牌集体爆发,逐渐摆脱了“低价换销量”的形象,逐步实现量变到质变。
今年10月,吉利新中高端品牌LYNK&CO在德国柏林全球发布,以及第一款概念SUV亮相,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与合资品牌展开同场竞技。
紧接着,11月16日,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其全新的高端品牌“WEY”(中文名“魏派”)。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以个人姓氏命名一个全新的品牌,在中国的汽车制造史上从未有过。我曾担心用在中国第一个豪华SUV品牌上是否过于大胆,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用姓氏作为品牌,并用一贯的承诺、责任和自信,将WEY这个品牌真正做大、做强。”
而在11月18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江淮旗舰轿车瑞风A60正式上市,进军B级车中高端市场。上汽乘用车也发布了中级轿车荣威i6,试图在B级车市场与帕萨特等合资产品一较高下。
即便是还没有推出中高端品牌的车企,也开始“跃跃欲试”。长安汽车一位负责产品研发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公司虽然还没有推出高端品牌,但已具备核心研发能力,“走高端路线是迟早的事”。
长江商报统计发现,目前国内已有超10家自主品牌车企,已拥有或将发布高端品牌汽车。
“自主品牌走高端化路线,是车企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如今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均将品牌知名度的上升,以及产品的质量上的突破,放在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地位。” 肖红表示,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自主车企的高端品牌取得显著成功,“但我预计,再经过3年时间的沉淀,一定会有异军突起的车企”。
借助新技术实现汽车强国
“异军突起的车企”最先会在哪些车企发轫?肖红表示,我们并不能“押宝”哪一家车企,只要车企都注重提高研发能力,高端“爆款”汽车的诞生为时不远。
11月23日,中国青年汽车创意设计大赛举行。许多参赛作品都让现场点评专家直呼“不现实”。例如一款“悬浮式”汽车,利用动力将汽车升高至离地面40厘米的距离,可在陆地、沙漠,甚至浅滩上行驶。但评委表示,汽车上升后,会扬起灰尘,这不符合实际需要。
“我们发展汽车产业需要有‘容错率’。”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造型设计首席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郑素霖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位风投老板曾说,如果没有100倍的利润,我是不会投资的。但搞科研不是搞投资,需要舍得下血本。这是国内企业的一个弱点。”
“无疑,我们正处在自主品牌崛起的最好时代。‘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自主品牌高端化提供政策保证。”肖越表示,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会让我国汽车工业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在大力借助新能源、智联网的前提下,汽车强国梦终将实现。
不过,武汉一家车企的研发负责人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泼了一瓢冷水。他说,“如果冷静地思考,进口和合资品牌不会坐以待毙,可通过降价等手段直接将对手排挤出去。因此,自主品牌在有国家培育扶植的前提下,更需要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避免耍花枪,扎稳马步才能走向远方。”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