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消除资管灰色地带迫在眉睫

消除资管灰色地带迫在眉睫

2016-11-29 01:27:1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伴随着资产管理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影响日益显现。但从事监管套利、非理性加杠杆、偏离资产管理本质等损害行业稳健发展的资产管理产品,却长期行走在合法守规和违法经营之间的灰色地带,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隐患,亟须通过跨行业金融监管合作加以规范。

据有关部门统计,剔除通道业务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的重复计算因素,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约60万亿元,大体接近2015年GDP总量以及40%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具备了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系统性力量。资产管理业的依法合规、审慎稳健,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

资产管理产品长期行走在灰色地带,出现这些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资产管理市场“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行业文化,金融中介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未严格有效分离,出现混同运作、风险不独立等偏离甚至背离资产管理本质的行为,且难以有效禁绝。而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的跨市场业务监管真空,客观上为资产管理产品灰色运作提供了便利。金融资产管理产品法律基础、法律关系不相同,金融监管标准不统一,金融监管强度不平衡,是当前各类金融资产管理产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的原动力,导致资产管理产品的底层资产难以穿透,风险状况不清晰透明,加杠杆交易工具发行容易失控,资产负债缺口错配、期限错配风险化解高度依赖于滚动发行机制,已经成为威胁宏观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隐患。

必须要以强化跨市场金融监管合作为前提,实施统一的资产管理行业准入、管理人责任等监管标准,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登记系统,加强行为监管,通过有警示的监管处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成本,及时纠正资产管理人不当行为。

(经济参考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