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对于我国电影产业来说,未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逻辑和系统,使一个个令人惊喜的“点”连成产业化生产的“面”,支撑起中国电影全面、持久的繁荣。
一个古老文明标志,叠加IMAX巨幕科技,融入一部现代商业电影,带来一场颠覆想象的超级视听享受。电影《长城》历时3年、耗资10亿元,打造出的“饕餮围城”“陆上航母”恢弘奇观、冷兵器时代的中国先进科技和战争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张艺谋导演说,这是“第一次尝试用好莱坞模式讲述中国故事”,在故事设计、特效技术、制作阵容、文化融合、运作方式上都有很大突破。
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大调整、大升级的重要阶段。电影作为大众娱乐,顺应整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成为“最活跃的温泉”。2015年,我国电影产业规模首次达到10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3050亿元,总票房44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今年仍在持续升温。体量庞大的资本被吸引进来,金融与电影日益紧密结合,加速了行业发展节奏,各类顶尖创作人才有了更加清晰的市场定价,也有了更多的创作热情。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培育起来后,必然带来产业爆发性增长。从2015年的口碑监测数据看,优秀国产电影供给增长已经驶上快车道,“超出期待”这一指标的前10部电影中,有8部都是国产电影。
对比好莱坞,其电影工业化体系主要表现为有一条制作、生产、放映、衍生品开发的成熟产业链,有内外联通的、庞大的国内外电影市场,有高度发达的电影投融资模式。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吸纳人才并激发持续旺盛的创作能力去生产电影,更能提升全球化市场运作能力去推广电影。而其根本,还在于尊重电影市场规律、掌握电影工业化逻辑。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承载着重大使命。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商品之间的博弈,背后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实到文化产业中,则是生产体系效能的较量。中国电影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市场环境好,渠道发展快,吸引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中国元素被全世界关注……这样巨大的“市场金矿”“价值金矿”,如果自己挖掘不好,就会拱手让人。未来真正的挑战在于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逻辑和系统,在制作、发行、放映、后期衍生品开发的各个环节提升工业化流程的水平和能力,使一个个令人惊喜的“点”连成产业化生产的“面”,支撑起中国电影全面、持久的繁荣。(经济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