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57亿元,但增速大幅度下滑,同比增长只有3.73%,仅比2015年增加了17亿元。2015年时,全国电影总票房的同比增长数据为48.7%。
2016年初,面对2015年电影市场的高歌猛进,业界曾喊出“票房600亿元”的小目标。然而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圣诞档……一个个黄金档期,均未达到原有预期,业界的期待也从600亿元、500亿元,最后下降到“能增长就行”。
事实上,2003年后开启的电影产业黄金期,很大程度是对之前十年低谷期的“补涨”。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我国每年电影观影人次都在百亿人次以上,这一数字在今天看来,依然算得上“天文数字”。当然,这样的天文数字与当时的放映机制和统计方式也有关系。
通常而言,海外市场占全球票房三成是业内常态,去年全球票房前三甲的《美国队长3》《海底总动员2 多莉去哪儿》和《疯狂动物城》,海外票房占比分别为35.4%、47.3%、33.3%。与《美人鱼》排名相近的第11名《奇异博士》和第13名《X战警 天启》,占比分别为34.9%和28.6%。
国内市场热,海外市场冷,不只出现在一部影片上。去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8.25亿元,不及《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三部进口片在国内赚取的42.52亿元。这一现象,恰恰正暴露了国产电影在内容竞争力上的短板。
(工人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