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降低企业成本 振兴实体经济

降低企业成本 振兴实体经济

2017-01-19 02:05:5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省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报记者 周舜尧

昨日,湖北省两会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及进展。根据通报,今年湖北将通过“降低企业成本 振兴实体经济”、“建设自贸区 补齐开放短板”等举措,进一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一轮降成本要向深处、细处使劲

湖北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介绍,去年,湖北“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全省全年降低企业综合成本800亿元,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与国家签订的三年目标任务,2016年全省商品住房库存面积同比下降25.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

“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今年湖北将着力壮大企业家队伍。”李乐成介绍,今年,湖北将着力壮大企业家队伍。同时,制定出台湖北省贯彻落实中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平等保护,让“有恒产者有恒心”。加快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研究制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在依法依规条件下积极探索出台一批招商引资新政策。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走长江水运,从上海洋山港到武汉阳逻港,每箱货物的物流成本约为800元,从阳逻走公路再到武汉的某个中心城区,物流成本可能就要超过1200元。”李乐成说,数字背后的问题不解决,九省通衢、“祖国的立交桥”的称呼就名不副实。他认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升企业的“获得感”,还有很大的空间。

“重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综合服务相对成本,助力实体经济的比较竞争优势提高。”李乐成表示,今年在继续落实好既有减税、降费、降要素成本等政策举措的同时,新一轮降成本要多措并举,向深处、细处使劲。

李乐成说,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突出治理“红顶中介”、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推广多式联运,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减少收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在低能源等要素成本方面,扩大直供电交易,力争直供电交易330亿度以上,研究进一步结构性降低电价、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措施。

此外,湖北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湖北省精准发力补短板三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未来2到3年内能够取得明显突破的“补短板”具体任务。比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2017年要建成高标准农田339万亩,补建332万亩;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357万亩、补建2213万亩。

全面建成中国(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开放不够”,是制约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湖北省人大代表、省商务厅厅长邱丽新介绍,着力培育商务经济新动能,补齐开放发展短板,湖北省去年打造了改革开放新标杆——经过两年多的先行先试和积极申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湖北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湖北自贸区设立请示文件已正式上报国务院,自贸区挂牌运行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展开。

此外,湖北将在积极引进开放主体、完善开放环境上下功夫。去年,湖北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新增13家,累计达254家,居中部首位。新开8条国际航线,中欧(武汉)班列发运班列224次,运输2万标箱,运量居全国前列。

“今年是湖北自贸区建设全面启动的第一年,也是关键之年。”邱丽新说,湖北将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全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当前,正抓紧制定湖北自贸区《管理办法》和《条例》,完善各项流程制度,筹备湖北自贸区挂牌相关工作,推动全省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良好氛围。

邱丽新说,今年湖北省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以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建筑等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全省富余产能、优势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推动重点企业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经贸合作重大项目。

“瞄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我省实体经济发展。”邱丽新介绍,今年将力争出台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和产业招商的指导意见,支持各地在法定权限内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统筹推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

此外,还将巩固武汉航空出入境客运枢纽地位,大力发展国际货运航空,推动宜昌航空口岸发展。抢抓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机遇,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推动中欧(武汉)班列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辐射区域,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推进武汉港、黄石港和宜昌航空口岸扩大开放。

推动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仙桃保税物流中心尽快封关运营。推动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货运机场口岸规划建设。全面建成中国(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海关全流程通关一体化作业和检验检疫一体化作业。

湖北省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介绍,去年,湖北收获油菜、淡水产品产量,均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位。预计2016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5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5:1。农业部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6%,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升级,建成农业强省的关键所在。”戴贵洲介绍,当前,湖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四不一缓”,即农业产业体系结构不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融合机制不健全、生产经营成本不低、农民增收势头放缓。

为此,今年将在“坚守三条底线、建立三大体系、推进三大改革、抓住三大重点”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戴贵洲介绍,今年湖北将着力建立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湖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建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场),全面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CEO)。

“今年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戴贵洲说,这项改革是农业农村改革的“第一关口”,目前湖北省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当前主要任务是要完善合同、建立登记簿、颁发权证、汇交建库、资料归档等工作,尽快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此外,湖北还将探索完善农村“三权”分置,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戴贵洲介绍,今年,全省各市州新增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安排1个乡镇办试点,其他各县市区安排3个村试点,重点是赋予农民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六大权能。

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今年,湖北将着力壮大企业家队伍。同时,制定出台湖北省贯彻落实中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平等保护,让“有恒产者有恒心”。

——湖北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

省两会昨日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 本报记者 王筝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