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推行绿色GDP评估 发展循环新经济

推行绿色GDP评估 发展循环新经济

2017-01-19 02:05:5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代表、委员热议“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郑玮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突出绿色发展方向”,“加强生态文明机制建设”。对此,湖北省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建议,在绿色发展方面,在湖北推行绿色GDP绩效评估,用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等五个指标,采取第三方客观评估报告的办法,对全省17个地市州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和排名,使各地综合发展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打好五张“绿色牌”

欧阳康建议,为更好地推动湖北经济优质高效和绿色发展,建议重点打好五张“绿色牌”。欧阳康建议,首先打科教牌,要充分利用好湖北科教大省的优势,关键要善于把湖北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走好高科技创新创业发展之路。

其次是文化牌,重点加大对湖北深厚历史文化的挖掘。例如,天门市石家河古遗址文化含金量就很高,是三星堆文化的前身,其发掘与阐释可能让湖北走到中国古文化的顶端。

此外,信息牌、金融牌和旅游牌也可以成为湖北发展绿色产业的招牌,可依托地域特色资源,对湖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等,充分发挥旅游在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

重点加强农业基地建设

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振华介绍,“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在全省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但是在基地这一环节上,企业长期面临对当地农户种植情况不了解、战线投入太长的困难,还需要政府发动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成立专门的扶贫和产业小组,对接企业和农户。

胡振华介绍,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座落在“苎麻之乡”——湖北省咸宁市,是一家以苎麻、亚麻和棉花为主要原料,集脱胶、纺纱、织布、销售为一条龙的综合型纺织企业,但是近年来,苎麻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大,公司却面临在当地收不到苎麻原产品的尴尬局面,只得到湖南、四川等地高价收购,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激发有限。

“如果有了基层组织的鼓励,农户会更信赖。”胡振华认为,基地这一环节起到承接企业和农户的重要功能,一方面解决了企业产品收购的难题,一方面也对当地农户情况了解,可以提供当地的准确信息,解决了企业盲目开拓的困难。

创新发展循环新经济

湖北省人大代表、武穴市委书记郝胜勇介绍,改革和创新,是政府报告中频频出现的热词,武穴市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改革试点任务10余项,其中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试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等工作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模式的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创新发展循环新经济上,该市祥云集团起到了表率作用,郝胜勇介绍,该公司2002年以来累计环保投入2.6亿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公司利用新技术优势创年产值60亿元,创利税2亿多元。

省人大代表朱耀仲、何伟军——

污染防治要立法 还得执法落地

本报讯(记者 李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决向污染宣战”。对此,省人大代表朱耀仲建议,不仅要制定各项法律法规来防治,更需要严格执法来落实。

“水污染这几年改观还是很大的。”朱耀仲认为,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企业无视法规,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省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也认为,针对水污染、秸秆焚烧等问题,虽然已经制定了很多地方的法律法规,立法以后,也进行了相关的执法检查,但是执法检查的落实情况、最终效果如何,都不是很明了。

何伟军说,有的地方对涉水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行为,但相关监管部门在查办问题时“以罚代管”甚至降低处罚。这些都导致了水污染治理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些法律法规条例,在进行执法检查以后,到底严格执行了没有?取得了效果吗?”何伟军建议,有关部门针对这些问题,不仅要落实到位,还应该严格进行考核和及时汇报。

省人大代表姚凤君——

以生态经济林逐步取代防风林

本报讯(记者 刘迅)“建议加快汉水流域襄阳段生态经济林带的建设,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省人大代表、老河口市李楼村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姚凤君说,鄂北岗地及汉江两岸生态经济林带项目是综合性、系统工程,不能仅靠一区一县去推进。

姚凤君说,多年的鄂北防风林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以杨树为主的防风林带由于花絮飘落导致部分城乡居民身体因过敏而染病,已成为新的污染源。而且这批林带已进入衰老更新期,需要重新规划设计,以新树种栽植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襄阳是我国生产优质桃、李、杏、砂梨的适宜区和湖北的花木良种生产基地。对此,姚凤君建议,以生态经济林逐步取代防风林。经济林既可收果,又可发展观光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栽得下,管得好,留得住。经济林木枝叶茂盛,也是防风、固土、固沙的好项目。

“鄂北岗地及汉江两岸生态经济林带项目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不能仅靠一区一县去推进。”姚凤君建议,省政府将鄂北岗地,汉江两岸,沿207、316国道线,百里丹渠襄阳段县市区的生态经济林带建设,作为湖北绿色屏障的重大项目列入全省乃至国家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之中。

省政协委员吴天延——

成立湖北省华创会国际联合促进会

本报讯(记者 刘迅 通讯员 王碧涛)“华创会在汉成功举办十六届,已产生了显著的人才和财富聚焦效应。”昨日,省政协委员吴天延建议,应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华创会永久会址的作用,尽快成立湖北省华创会国际联合促进会,凝聚华侨华人企业家队伍,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华创会在武汉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不少人借此契机回国工作和创业。

吴天延作为发起人,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成立湖北省华创会国际联合促进会的建议》提案。他建议,由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作为主管部门,具体指导湖北省华创会国际联合促进会的规范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并由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指定一家湖北省知名侨资企业牵头,统筹规划,加强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在今年6月召开的第十七届华创会开幕式上正式亮相;吸收历届已出席及未来将出席华创会的代表成为会员,整合华侨华人在国内外投资发展的各项资源,搭建企业与武汉市政府零距离对接的平台;同时,该协会将积极协助承办华创会,最终成为华创会的唯一承办方。

吴天延表示,成立华创会国际联合促进会,对武汉乃至湖北招商引资、引智来说是一件好事。他将积极支持该促进会的建设,帮助湖北省对接更多的海外资源。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