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全国政协委员李长安——
本报讯(记者 张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长安建议,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应制定详细目录,建立项目审批制度,保持产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
李长安说,中西部承接东部部分产业和技术转移过程中,部分高耗能落后产能的企业随之落户中西部经济薄弱地区。而国内主要河流走向均是由西向东,中西部地区地处这些河流的中上游,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保持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李长安建议,产业转移过程中,国家应制定详细“绿色目录”,对不适合转移的落后产能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建立审批制度,由上级机构对地方转移项目进行严格审批。
李长安说,中西部地区自身应大力发展新产业,对落后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允许东部地区环境污染小的企业以及已完成升级改造、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国家在政策引导上,可结合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差别扶持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绿色农业等,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保持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全国政协委员 李长安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