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卖萌斗贱”表情包背后的商业链条

“卖萌斗贱”表情包背后的商业链条

2017-03-20 00:13:0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微信表情包累计付费人数达几百万,设计师年收入数十万元

□本报记者 陈妮希

不知不觉,表情包在我们的社交软件中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根据Swyft Media的数据,在全球20亿部智能手机上,每天发送表情和动图的总数达60亿。

巨大的使用量也助推了表情包加速开启商业化征程。据较早从事表情包设计的哈娜介绍,设计表情包每年可盈利数十万元。

然而看似风光又充满乐趣的职业背后,也饱含了商业化进程的巨大压力,其制作流程简单、生命周期短,加上自定义收藏表情兴起等,让表情包设计师们的生存之状亮起了红灯。

表情包设计师

月收入超万元

回忆起做表情包的这些年,“80后”自由设计师哈娜忍不住笑称:“这个兴趣爱好不仅促成了我的姻缘,而且如今设计表情包还成了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我和老公是因为画漫画在网上相识的,彼此比较有话题。”哈娜介绍,“有一天,他跟我说,他想把我画的小哈‘发扬光大’,做成中国的HelloKitty。”作为最早一批表情包设计师,哈娜画的卡通形象叫“小哈”,这是以她自己为原型设计的一个小女孩的形象。但是哈娜也没想到,初试牛刀的表情包上线后,一下子就火了。

“我当时还笑话他,因为觉得自己也不是设计专业的,以后不会往这方面发展。”现在想起来,哈娜觉得很有成就感。目前小哈在微信已上架7套形象,发送量超过2亿,此外,在QQ、iMessenger等各大平台上也受到不少用户喜爱。

如今,哈娜与丈夫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哈娜负责设计、画画,她丈夫负责编程、做App、管理淘宝等。业绩好的年头里,两人加起来一年可以挣到近50万元,平淡一些的时候,也可达20万元。据记者粗略估算,平均下来哈娜和丈夫每月收入超万元。

而另一边,动漫设计专业毕业后刚入行不到两年的王丽(化名)也向记者透露,自己及身边很多刚毕业的同学们虽然没有成立工作室,但凭借在表情包设计相关公司任职和平时自己上线的一些个人表情包所获的打赏,加起来每个月的收入也不少。“虽然谈不上轻松过万,但是距离这个标准也不差很远了。”

技术门槛不高 商品雏形逐步显现

一组表情包,其制作工艺并不算复杂。将简单的原型人物形象图片在App进行几步操作,一个表情包就制作好了,还可以表达自我从中找到乐趣,得到几百至上万元不等的收入。这样极易操作的流程很快受到热捧,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成为玩家,逐步盈利,将原本低调的表情包推向商业化的舞台。

以最受欢迎的红包系列表情为例,哈娜去年春节期间上线的“小哈”一下子就被传开了,平均每天可收到几百元的打赏,每月可达几千元的进账。

早在2015年,微信的表情库就推出明星表情包,一套收费6元。其中很受欢迎的“邓超”表情包,一个月就卖出数十万套,收入达200万元。

据相关平台统计,微信表情包目前已超过700套,其中投稿作品超过90%。表情包大部分免费,有6套收费的明星包,每套售价6元,累计付费人数达几百万。

免费表情包占据了行业不可动摇的地位,后来微信也意识到转变模式的时机成熟了,不再推广付费表情包,而是换成了“赞赏”模式。喜欢哪个表情包,你就可以给这个表情包的作者打赏一些钱,金额在1元至200元之间。这些“赏金”则全部给作者本人,这也给哈娜、王丽这样一批“掘金者”创造了盈利空间。

一些专门从事表情包研发的公司也应运而生,不少设计师们都开起公司专门从事表情研发,年收入已经从之前的数万元上升到过百万。表情包卖萌斗贱的背后事实上已经暗含一场商业化的较量,表情包在不知不觉的应用传播中,已悄悄甩掉“社交功能”的单一帽子,逐步商品化。一些被用户熟知和传播的表情包产品衍生出的绘本、插画以及各类周边衍生品,也成为表情包商业属性的重要体现。

生命周期短 如何突围成瓶颈

“创意相当于表情包的心脏,创意不新鲜独特,心脏也就无法继续正常跳动了。”去年加入表情包设计师队伍的王丽向记者感叹,做这一行也有很多不易与心酸。

事实上,看起来风光又充满乐趣的职业背后,同时也饱含了商业化进程的巨大压力。表情包更像是网友们P图功力的展示机会,而非经济舞台上的新主角。

“由于门槛太低,入局者蜂拥而上,导致做这一行的竞争日益增大。”哈娜告诉记者,“同一个平台上,以往新上一套表情很容易就火了,现在新上的表情,创意稍微被比下去,分分钟就有可能掉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火爆表情的后面。而用户下载习惯一般只会翻看排在前面的表情,这就意味着一旦这套表情更新不及时滑下去了,期望的下载量、粉丝量等都会受阻,且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了。”

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收入不及往年。“以前一套人气投稿表情,创新到第一排,打赏两万元的情况容易很多。去年投稿的新年表情包,获得上万元以上的打赏都不算多,难度和压力无形增加了很多。”哈娜拿历年作品做了对比,在数量庞大的对手夹击之下,如何创新才能让表情包与众不同成了设计师们盘活一套表情的至关生死符。

“走路的时候想如何迈步样子最萌,吃饭的时候想什么样的吃相最贱,睡觉的时候自己脑补什么样画面最乖,就连上厕所和洗澡的时候都希望找到新的创意灵感。”这样的生活方式成了大多数表情包设计师们的“家常便饭”。

“越是‘萌贱’越容易受追捧。”王丽告诉记者,“很多时候,表情包的传播通常结合热点事件,制造话题感新鲜感,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蹭热搜,它将人们隐藏在内心的情绪集中和放大,以调侃的态度掀起社会舆论的风潮。”但是这样的表情包生命周期不长,一旦热点过去就很少有人再用了。

除此之外,自定义收藏表情也是破坏表情包生态的重要一环。据介绍,总体来看,微信的自定义收藏表情处于野蛮生长的态势,无数更有趣的表情其实都出现在自定义收藏表情之中,用户自己甚至可以通过网上的表情包制作工具,以很低的成本制造自己喜欢的表情包,这都让表情包设计师们的生存之状亮起了红灯。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也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对于表情包商业化进程的担忧:“行业门槛低但竞争也激烈,做得好、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这也是它商业化的瓶颈。未来的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仍是一个值得考量的大课题。”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