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企业活力

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企业活力

2017-03-23 08:19:1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减税力度,承诺大幅度降低非税负担;切实推动实体经济这个国民经济根基的转型升级。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良好的外部环境才是投资兴业沃土。企业是社会财富主体,也是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国家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体现在企业发展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说,中国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是地区之间公司化竞争的结果。资本在选择产业和地区时,既要考虑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更要考察这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而不再是几年前单纯地拼资源、拼土地、拼政策的野蛮成长时代,而是更加注重营商环境。

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把思路转变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上来。招商引资的时候,好话说尽,什么条件都敢答应,企业入驻后,尤其是地方主要领导变更后,却变成了“新官不理旧账”,该给的政策也不兑现了,企业有事需要协调也找不见人了,不担当,不作为。

有的地区为企业服务意识极差,项目从筹备到落地需要三五年时间,造成企业投产之时就是亏损之日。各种巧立名目到企业进行所谓“检查”,让某些公司应接不暇、苦不堪言;有的地区涉及企业的经济纠纷不能及时处置,造成运转良好的企业破产垮掉,不能用法制化的思维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如果企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协调与政府的关系上,哪里还能全心全意搞经营,哪还有心思聚精会神抓创新?长此以往,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力必将衰竭。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尊重经济和市场规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区之间的竞争将会是发展环境、人文环境和地区文化的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既涉及立足资源禀赋确立产业定位,又涉及政府的自我革命、自我创新和自我管理,还涉及公众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道德体系的塑造,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尊重经济和市场规律,认真研究本地区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的定位,认真研究如何把本地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认真研究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实现创新驱动和承接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打造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只有每一个地区都把发展环境营造得更加优良,由点及面,才能把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环境打造得更好更优、更具竞争力,各方面推动发展的活力才能竞相迸发,中国这架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才能行稳致远。

(新华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