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清仓式减持频现 监管“秋后算账”蓄势待发

清仓式减持频现 监管“秋后算账”蓄势待发

2017-04-13 08:24:2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针对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拉抬股价超比例甚至清仓式减持等市场乱象,监管层高度关注并怒怼“吃相很难看”。

据统计,2016年下半年以来,被监管部门定性为违规减持的案例共有57起,其中仅今年一季度被查处的就多达31起,上市公司股东借高送转、股权转让、贴热点等炒作股价高位套现,成为监管问询追踪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监管进一步加强,花样减持及清仓式减持乱象将无处遁形。

违规减持数量激增

据统计,2016年下半年以来,被监管部门定性为违规减持的案例多达57起。其中,去年三、四季度违规减持数量分别为10、16起;而2017年不到4个月时间内,已有31家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因违规减持遭监管处罚,较去年三、四季度分别增长210%、93.75%。

从违规减持类型来看,主要分为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两大类。前者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后者则包含短线交易、违反承诺、窗口期减持等各种违规,因此也是违规减持的“重灾区”。

清仓式减持成监管重点

此外,拉抬股价超比例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则实属“吃相很难看”,将成为监管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

以元力股份为例,3月30日,公司发布年报并披露高送转方案,拟每10股送红股2股、派现金2元(含税),并转增18股。与之相伴的还有一纸减持计划,控股股东王延安透露,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4465.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84%(即王延安所持全部股份)。随后,公司立即更正公告称,控股股东王延安取消了在未来6个月内的减持计划,并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尽管短时间内改变了口径,但公司实际控制人卢元健、王延安夫妇的减持之心立即引起监管关注。深交所注意到,卢元健、王延安夫妇自2016年7 月起已通过协议转让、证券交易系统等方式,累计减持股份比例达17.28%。截至2017年1月13日,卢元健、王延安夫妇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41.31%。目前,卢元健仍任公司董事长;王延安已于2016年10月14日申请辞去董事职务,其所持32.84%股份 均为高管锁定股,将于2017年4月30日解除锁定。

结合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减持动作,以及高送转利好和限售股解禁预期,王延安一不小心吐露的减持“心机”自然遭到深交所追问,被要求说明在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即将解禁时推出高送转方案,是否存在操纵股价、配合控股股东大比例减持、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等情况。

已经或意欲清仓式减持的还有众兴菌业、掌趣科技以及苏试试验等多家公司。众兴菌业4月7日披露,公司首发后持股5%以上股东嘉兴嘉泽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永乐,于2016年7月11日至2017年3月24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589.81万股,减持比例9.62%,估算成交额7.29亿元,减持均价20.31元/股。上述股东完成减持计划,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在监管层高度关注并斥之“吃相很难看”的背景下,对超比例乃至清仓式减持“秋后算账”已为时不远。

(本报综合)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