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鄂菜”更名“楚菜”,你怎么看?

“鄂菜”更名“楚菜”,你怎么看?

2017-04-25 08:00:1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数十位专家呼吁提升湖北餐饮文化软实力

□本报记者 吴婷

继“鄂商”改名“楚商”后,湖北菜也要更名。4月23日,来自湖北省的数十位楚文化专家、企业家和餐饮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呼吁将“鄂菜”更名为“楚菜”,借助楚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扩大楚菜影响力,助推楚菜走出国门。

“楚”的历史比“鄂”早2500年

作为鄂菜改楚菜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湖北省楚商协会会长刘宝林认为,“自古民以食为天,餐饮是所有行业中最大的产业。当下,在食品安全大背景和环境下,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鄂菜改楚菜问题,而是一个餐饮产业链的全面复苏和振兴,这个改的过程,就是餐饮产业品牌打造的过程。”刘宝林希望,通过这次更名活动,以菜为媒,在餐饮产业中出现几位优秀的楚商领军人物,让楚商大放异彩。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卢永良表示,湖北简称“鄂”的历史只有500多年,“楚”的历史则有近3000年;“鄂”单指湖北一省,“楚”则涵盖当今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影响力,“楚”比“鄂”都更胜一筹,更名有利于湖北菜走向全国市场。

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硕教授从“鄂”和“楚”两个字的历史溯源,解读了鄂菜改楚菜的历史依据。武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方爱平教授称,楚菜从商周时期起,逐渐形成“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微辣、兼容四方”的特色,他认为鄂菜应更名为楚菜,更名后还应排在八大菜系中的第五位。

重振湖北菜雄风助升文化软实力

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全民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冯桂林则建议,“在接到这个会议邀请前我特意做了一个小调查,我在省博物馆门前随机问了十几位市民,有百分之九十的市民都赞同鄂菜改为楚菜,但是还有部分市民则表示希望鄂菜改楚菜不要仅仅停留在炒作,用武汉话说就是‘闹眼子’。对此,我也希望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能够多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不要把活动停留在表面,仅仅就是换个‘马甲’,而是把更名当做湖北餐饮行业的一场革命。”

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都一致认为推动“楚菜”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目前餐饮行业遇到了很大的困局,成本的持续上升导致许多餐厅生存艰难,此时正需要大型活动来刺激一下疲软的市场,拉动餐饮消费;二是鄂菜更名楚菜顺应了湖北大势;三是作为湖北人,盛楚八百年,历史上湖北最鼎盛时期也是出现在楚国,因此,悠久的楚文化历史,给湖北餐饮创业者创造了更名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监事长、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此次鄂菜改楚菜研讨会仅仅是一次行业专家们的探讨,随后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将会联合湖北各媒体向社会大众广泛征集意见,让6000万湖北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更名的讨论中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