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旅游升级需要“全域”发力

旅游升级需要“全域”发力

2017-05-04 07:57: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提亮中国经济。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出游人数、旅游收入双双走高:全国共接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6.2%。国家旅游局认为,这是“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一次集中而全面的展示。

全域旅游是什么?就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简单点说,就是处处可游的“大旅游”。园区型产品异军突起,新业态产品层出不穷,乡村旅游、城市周边游、古城古镇游、节庆民俗游等持续升温……“五一”假期,全域旅游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正是旅游与大众需求良性互动的结果。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失衡的阵痛,不断提升的旅游消费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出现了裂缝。比如,景点一成不变,缺乏增值体验,游客只能走马观花,除了手机里留下几张“标准照”,头脑里难有深刻记忆。景区冷热不均,热门景点人满为患、拥堵不堪。有人调侃,所谓景区就是在人缝里种上几棵树、盖上几间房。

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全域的图景日渐清晰。“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一大核心路径。选择“旅游+”,使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医药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共融共生,带来各种旅游产品的丰富多彩,较好满足了游客知识获得、文化感知、休闲娱乐等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当然,景区拥堵、垃圾遍地、商贩坐地起价等在景点旅游中饱受诟病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全域旅游中。因此,发展全域旅游,同样呼唤旅游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转向全域旅游,不能误认为是处处建景点、处处建宾馆饭店、处处建游乐设施、处处建旅游综合体,盲目开发只会破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也不意味着要放弃景点景区,而是“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每一位游客都希望有个诗意的出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全域发力,让人们感受到快乐、幸福和有尊严,旅游产业才更有生命力。

(人民日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