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骑车刷信用 别只看新鲜

骑车刷信用 别只看新鲜

2017-05-05 07:56:03 来源:

信用体系广泛接入共享单车,表面上只是方便了骑车,深入看则是信用本身的应用场景在深化拓展

某支付平台近日接入多家共享单车,信用高的用户即可免押金扫码骑车。除了选择更多,信用到底能给共享单车乃至共享经济带来什么?这件事值得掰扯掰扯。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正处于红海厮杀中,在不同区域和城市还有不同的主导者跑马圈地。如此一来,市民真想实现“说走就走,随到随骑”,就不得不下载好几个APP。最初的共享单车本是为了共享、方便而生,但品牌间的割据竞争反而导致“全面自由地共享”被抑制。

其次,信用体系有助于打破资金壁垒,解决押金监管难题。街上的共享单车大多要交押金,少则百十块,多则二三百,部分市民为方便骑行,多注册了几种APP,押金加起来甚至要上千元。随着使用人数的增长,各品牌共享单车的押金总额也越来越大,这背后的资金风险不容忽视。近日,由此引发的押金退费难、资金池监管等问题不断升温,广受社会质疑,如果使用信用分替代交押金,不失为一条解决之道。

第三,信用体系可有效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共享单车面世以来,使用者破坏、私占单车等失信行为频发,都说共享单车成了市民素质的“照妖镜”,但要治好这些乱象,仅靠媒体和公众的曝光、呼吁还不够。以信用分作为奖励文明使用,惩戒违规行为的标尺,是有效可行的规范办法。

比如,在有些共享单车的信用分评价中,会对乱停乱放、加私锁、非法移车等行为扣分,对举报违停、文明骑行等行为加分,对信用分过低的使用者,可处以高价租费、禁止使用等处罚,通过抬升失信成本,违规使用者自然不敢再为所欲为。

未来,一些接入大型信用数据系统的共享单车,还可把用户的骑车信用情况扩展应用到购物、借贷等其它消费场景中去,真正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大格局。

刷信用就能骑共享单车。新鲜感之下,我们还要看到,比起传统的资金杠杆,信用杠杆在公共领域和城市管理上具有更强的便利性、时效性与约束力,对于信用信息的更多有益尝试,仍然值得期待。(人民日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