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重金打假 老干妈不上市的另类逻辑

重金打假 老干妈不上市的另类逻辑

2017-05-15 01:12:4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每年投入3000万元打假资金可挽回10倍的市场损失

□本报记者 黄聪

重金打假、决不上市,似乎成了老干妈品牌的两大注脚。

日前,警方将涉嫌泄露老干妈商业机密的嫌犯抓捕归案,该案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从事商业侵权案件的律师李广海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老干妈每年花费3000万元打假,至少可以带来10倍的收益。

不仅如此,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近年来,老干妈销售额在以10%的速度递增,超过行业水平。但在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看来,坚决不上市,因为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

证券分析师韩璐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对于坚持稳健发展、不冒进的老干妈而言,不上市可以避免企业管理层“说一不二”的支配权,不唯业绩论优劣,专心把好产品质量关。

每年打假至少投入3000万元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火遍全球的老干妈,独特配方遭泄露。

5月8日,贵阳相关警方介绍,历经3个多月的侦查,一举将涉嫌泄露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商业机密的贾某抓捕归案,该案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

2016年5月,老干妈工作人员发现,当地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款产品与老干妈品牌同款产品相似度极高。

2016年11月8日,老干妈公司报案称,疑似公司重大商业机密遭到窃取。侦查人员从市场上购买了疑似窃取老干妈商业机密的另一品牌同类产品,将其送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果为该产品含有“老干妈”牌同类产品制造技术中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

在获得上述信息后,侦查人员将注意力最终锁定到南明老干妈离职人员贾某身上。2003年至2015年4月,贾某历任南明老干妈质量部技术员、工程师等职务,掌握公司专有技术、生产工艺等核心机密信息。到了2015年11月,贾某以假名做掩护在本地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任职,从事质量技术管理相关的工作。

随后,办案人员展开调查,并在贾某的台式电脑中发现大量涉及南明老干妈商业秘密的内部资料。

老干妈维权打假年头不短。其中,较知名的一起案例是:2000年“老干妈”与湖南“刘湘球老干妈”打侵权官司。

该案历时3年,最终以老干妈胜诉告终。因其典型性和影响力,该案入选2003年中国十大维权案例。

十几年来,老干妈一直不停维权打假,据悉每年都要花掉两三千万元的专项资金。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在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每年向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均与打假有关。用她的话说:“凡是带‘干’字的辣椒酱都要‘打假’,一年四季都在‘打假’。”

陶华碧解释称,很多带“干”的牌子,借着老干妈辣椒酱的名声在市场上销售。她特别担心这些产品质量不过关,毁了“老干妈”的名声,更伤了老百姓的身体。

5月12日,从事商业侵权案件的律师李广海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内依然存在不少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其中侵犯商业秘密则是重灾区,竞争对手窃取、非法购买等现象比较突出,损害了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对于老干妈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每年花费3000万元打假,至少可以带来10倍的收益。”

老干妈股权结构符合巴菲特口味

“现在,我们已经上市了,日子更难过了。如果能有其他选择,我不会让公司上市。”这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企业以创纪录的融资额IPO后,向公众传达的心声。

对于老干妈这样一家堪称优秀的企业,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未免不会被证券公司的投行人踏破门槛。但陶华碧却恪守她自己的“四不”要求,“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将各路说客挡在门外。

在陶华碧眼里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事业,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

工商资料显示,2014年6月之前,老干妈的股东结构非常简单,只有陶华碧与其两个儿子。其中,陶华碧持有的股份仅占1%,大儿子李贵山持有49%,小儿子李辉2012年5月入股,持有50%。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曾撰文表示,老干妈这家公司符合巴菲特喜欢的公司类型。

处于传统制造业,老干妈坚守现金为王、现货现款原则,绝不玩提前确认收入、赊销那一套,其增长都是真金白银实打实的增长。

资料显示,1998年产值5014万元,2013年产值37.2亿元,15年产值增长了74倍。1998年上缴税收329万,2013年上缴税收5.1亿元,15年间增长155倍。

与其财务原则对应的,是其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和现款现货的经营原则,固执到近乎偏执的理念,一分钱一分货,没有大经销商拥有特权。

叶檀颇有些煽情地写道,“老干妈坚守原则决不妥协,真金白银不糊弄消费者与投资者,当一家企业吝惜向公众出售股权而宁愿自持,一家公司宁愿拒绝领导建议上市的关怀,谁都知道,这意味着最了解公司的内部人士给予公司高估值。这一传统诚信理念,与目前上市成风文化相映成趣,激发出公众发自心底的追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4年6月27日,南明老干妈投资人信息发生变更,陶华碧从股东中删除,另一股东李辉也退出,公司股东由李贵山、李妙行两人组成。

“神秘股东”李妙行的出现,也一度让外界怀疑老干妈是不是有上市的猜测。

陶华碧秘书刘涛解释称,“李辉”只是“李妙行”的曾用名。目前公司的股权结构是,陶华碧的大儿子李贵山持股仍然为49%,陶华碧之前1%的股份转让给了小儿子李妙行,李妙行目前的持股比例为51%。

刘涛明确表示,老干妈依然会聚焦辣椒酱主业并将其做大做强,暂时没有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打算,也没有上市的打算。

踏足资本市场并非唯一选择

实际上,在国内调味酱行业,老干妈对手如云。

博思数据研究中心披露,作为辣椒酱的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整个辣椒酱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仍在7%以上。2019年底,辣椒酱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387亿元。

然而,该研究机构还表示,当前我国辣椒酱行业已处于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阶段,市场辣椒酱价格走势低靡。辣椒酱行业的产业区域差异显著。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近年公开数据发现,老干妈1998年产值5014万元,2013年产值为37.2亿元。到了2014年,老干妈年销售额首次超过40亿,2016年销售额超4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近年来,老干妈销售额在以10%的速度递增,超过行业水平。

武汉一家调味品生产商刘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因为老干妈系列调味酱品牌效应太过“强势”,其他企业在制定同类产品时,都在价格上避让。刘经理说,以一罐定价在12元左右280克的老干妈豆豉酱为例,其他品牌要么减少重量降低价格,要么增加重量提高价格,借以避开10到14元这个价格区间。

而武汉一家连锁中餐馆李姓副总经理介绍,该餐馆曾推出一道老干妈烧豆腐,用的就是老干妈酱,后来因为房租、人力成本上涨,为了降低成本,改用了其他酱料,“结果顾客不买账了,我们只能又换回来”。

律师李广海认为,企业品牌包含质量和声誉两个方面,不惜成本与假货较量,可以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会带来长远的利益。

陶华碧曾公开说:“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所以我坚决不上市。”

“陶华碧的观点尽管有失偏颇,但也正好切中了企业上市后带来的负面效应。”证券分析师韩璐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企业一旦上市,意味着对广大股民的责任更加重,陷入不断提高业绩的怪圈。

韩璐说,上市后,市场会对上市公司有较高的成长预期,就要接受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这对上市公司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创始人不再享有对企业“说一不二”的支配权。

对于老干妈这类企业,韩璐表示,踏足资本市场并不是老干妈的唯一选择,不唯业绩论优劣,反而能更好地保障产品的质量,“老干妈的规模扩张中,一定要坚持目前稳健发展、不冒进的状态”。

凡是带“干”字的辣椒酱都要“打假”,一年四季都在“打假”。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

opinion

在位于武汉徐东大街的沃尔玛购物广场里,老干妈占据调味酱区域的大部分货架。本报记者 吴薇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