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市发布首份旅游市场秩序明察暗访报告,6起涉嫌违法违规问题已立案调查
□本报记者 江楚雅 通讯员 颜缇
今年以来,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对重点地区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促检查。经过近一个月对武汉市旅游市场高频率抽查,武汉市旅游局于昨日发布首份明察暗访报告。
明察
6起涉嫌违法违规问题已立案调查
4月25日至28日,根据有关线索,国家旅游局检查成员分三组对武昌、汉口片区二十余家旅行社及其门市部开展检查。
4月25日上午,国家旅游局督察一组首先来到位于武昌区中北路的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该旅行社工商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均摆放在醒目位置,所有旅游产品线路明码标价,并依法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此外,国家旅游局检查组还查看了该旅行社今年以来出境游团队档案和出境游供应商协议。督察二组、三组对其他旅行社诚信经营、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表示赞许。
在检查过程中,国家旅游局督察组发现多家旅行社(门市部)涉嫌超范围、不合理低价游、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等问题。根据督察组意见,武汉市旅游质量监督所已将武汉品诺旅游服务公司、武汉中航旅业国旅解放大道门市部、武汉众诚假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武汉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松涛苑门市部、武汉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北省海外旅行社一元路门市部等6起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列入重点督办案件,从快调查、从重处罚。
暗访
10条重点短线游线路接受监督
“五一”小长假期间,武汉市旅游局启动“春雷行动”第二轮市场秩序整治,邀请社会监督员和媒体记者共20人成立暗访组,发起武汉短线游暗访活动。
据了解,本次暗访线路共10条,覆盖旅行社销售的武汉周边一、二日游产品。暗访成员刘帅介绍,旅行社是否将经营证照悬挂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游客报团时,旅行社收取游客团款是否开具发票或收据,旅游过程中,是否存在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现象是暗访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此次暗访线路中,80%以上线路在转拼团时,没有将受委托的旅行社基本信息告知游客,并填写在旅游合同中;50%以上的旅游客运车三证一单未粘贴在醒目处;导游带团时,有的导游没有持旅行社任务派遣书、佩戴导游证,有的导游甚至全程无讲解。另外,还有一些线路,在安排游客参加购物或者自费项目时,没有与游客签订书面协议。
武汉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旅游市场监管是今年全市旅游的重点工作,我们将在各种小长假期间开展明察暗访活动,使这一有效监管方式常态化。”
处罚
武汉中旅一门市部被罚20万
对国家旅游局督察组发现的武汉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中旅)松涛苑门市部涉嫌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武汉市旅游质量监督所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查处。
经调查,武汉中旅松涛苑门市部私刻印章伪造旅游合同。此外,武汉中旅松涛苑门市部接待游客朱某某的巴厘岛旅游业务时,未登陆武汉中旅业务操作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操作,而是直接与地接社(深圳市全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确认旅游业务。
5月8日,武汉市旅游局依据《旅行社条例》相关规定,对武汉中旅下达了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401元,并处人民币20万元罚款。
据了解,这是武汉市旅游局继2016年开出的有史以来最大数量罚单(处罚25家),史上最重罚单(吊销15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后,开出的单笔最大罚款单。
今年是国家旅游局开展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全国旅游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武汉旅游服务质量,擦亮“大江大湖大武汉”旅游服务品牌,武汉市旅游局确定今年为“旅游市场秩序监管年”,针对武汉旅游市场秩序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明察暗访为重要手段,全年连续开展“春雷、夏日、秋风、冬雪”四个专项行动,从快从重处罚一批损害游客利益的违法违规旅游企业,遏制旅游企业轻微违法违规多发势头,以“零容忍”的态度纠正“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维护武汉是“旅游市场秩序的一片净土”的美誉。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