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出资3000万元成立专项基金,联手多家食品企业,倡议“反击网络黑公关”
本报讯(记者 龙威)“金龙鱼已向发布谣言的微信公众账号正式提起诉讼;同时悬赏1000万追查屡次散播‘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的制谣传谣者。”昨日,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强硬表态。
“地沟油事件”传播特点基本符合网络黑公关操作特征
这一次强硬表态,源于益海嘉里旗下品牌“金龙鱼”屡次被网络谣言攻击。
5月3日,一则“金龙鱼收购地沟油”视频被发布至微博平台,5月6号视频被恶意加上字幕在优酷、搜狐、酷六等视频网站、新闻网站、微博、微信、QQ群、贴吧等多平台上发出,字幕有4个版本之多,极具煽动性。
相关数据统计,5月1日至5月17日9时,金龙鱼方面共监测搜索到“人民网地沟油”相关负面报道共计469条。陈年失实报道在如此短时间内的大规模爆发,显然不是偶然性事件,而传播的特点,基本符合网络黑公关的操作特征。
金龙鱼方面表示,该视频三年前已被拍摄方、政府等多方面证实是失实报道,而在真相大白的三年后,仍有人借此造谣并在网上大肆传播,此种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金龙鱼的品牌声誉,应当承担严重侵权责任和后果,对此,金龙鱼已经采取法律途径追究制谣传谣者的违法行为。
出资3000万元设“反击网络黑公关”专项基金
“近年来,总有别有用心的人反复翻炒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的失实报道,不仅对金龙鱼的品牌美誉度以及销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谣言已成为一种公害,金龙鱼将通过多种强有力的手段,让消费者吃得放心。”陈波表示。
与此同时,金龙鱼还携手汇源果汁、康师傅、维益、亿滋、光明乳业、雅士利等多家食品企业,共同发起“反击网络黑公关”的倡议,并出资3000万元成立专项基金,为网络黑公关的受害企业吹响自卫反击的号角。
据统计,2016年的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占45%。近年来,在网络发酵的“快餐企业培育四个翅膀的鸡”、“吃一碗方便面需要肝脏解毒32天”、“某大品牌乳饮料含肉毒杆菌致儿童白血病”等流言也不时发作,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新闻屡禁不止。
频频出现的食品谣言不断挑动着国人脆弱的神经,而在这些新闻中,一部分是源于消费者科学知识不足导致的认知误区;一部分是源于信息落差,让似是而非的传言占领了舆论场,另外还有一大部分谣言是因为商业利益和不当竞争,有人雇用公关公司和水军恶意编造散布的不实谣言。食品谣言的网络传播,已然成为利润可观的黑色产业链。
“我们欢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起加入到我们的专项行动中来,共同打击网络黑公关,还企业一个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消费氛围。”陈波表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
网络谣言需要
全链条立体式治理
本报讯(记者 龙威)“政府、企业、协会学会专家、媒体和公众,形成五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才能够建立起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网络谣言的一个长效机制,形成一个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这样表示。
颜江瑛指出,食品谣言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有意编造,二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三是旧闻翻炒刻意模糊,四是肆意传播。
为了方便公众的查询,国家食药监总局专门设计了“食安查”APP,在APP里可以随时查到总局和地方抽检的食品安全的检测信息。
“希望企业积极参与到打击食品谣言的正义中来,希望有更多的媒体、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专家、更多的学会协会共同加入进来,为我们晴朗的网络空间做出我们的一些贡献。”颜江瑛表示。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