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资本疯狂涌入,共享雨伞怎么挣钱?

资本疯狂涌入,共享雨伞怎么挣钱?

2017-06-01 07:28:3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一周之内多家公司宣布完成融资,一把雨伞的战争开启

就在上周,多家共享雨伞公司相继宣布拿到天使轮融资。5月22日,共享雨伞“春笋”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5月24日,“共享e伞”宣布已经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5月28日,共享雨伞品牌“JJ伞”对外公布已获得昂若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继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雨伞似乎又成了新一个资本疯抢的“风口”,然而,这把伞的需求有多大?靠什么挣钱?抑或只是一场资本游戏?

租共享雨伞不便宜

目前共享雨伞已经在多地实际运营,这些共享雨伞分为两种模式,其中主要的一种模式是铺设伞架的固定运营模式,另一种为随处投放的流动性模式。

广州的“魔力伞”较早涉足共享雨伞,该公司伞架主要铺设在广州地铁站内。据介绍,市民只需用微信扫一扫租借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无需下载APP,就可以收到某个通道上的雨伞可被借走的消息。在还伞时,也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中操作,借还流程都在10秒内即可完成。

共享e伞的模式是随处投放。该公司的雨伞安装有类似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可以实现定位和密码开锁等功能。用户在手机上下载APP,可以看到附近的伞,在APP上缴纳押金和租金后,扫描伞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得该伞的密码,开锁30秒后自动开始计费,合上伞即停止收费。据共享e伞创始人透露,这样一把伞的造价开发和运营成本达到了90元一把。

共享雨伞目前在使用时需缴纳几十元的押金。“魔力伞”试运营期间,首次租借需要缴纳20元的押金,在15天内免费试用,超过规定时间按照0.5元/天扣费;正式运行后押金为30元,超时的使用费为2元/天。“春笋”的押金为59元,24小时内免费,之后每天按照一元钱扣费。共享e伞押金为19元,租金则是每半小时0.5元。JJ伞押金为30元,现阶段的收费标准为12小时内免费使用,超时后则按1元/12小时来计费。

春笋表示,首批10万件产品将于6月份正式入驻上海和北京。JJ伞公布的数据显示,首批投放的3000把雨伞使用人次在15000次以上,平均使用频次为 2.6 次/天,其中有 30%以上的借还行为超过 12 小时。共享e伞则称,目前投放量已达3万支,注册用户达7万人,后续计划投放总量为180万把左右。

◎观点

共享雨伞看中的是押金?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共享雨伞又将如何盈利?“春笋”创始人李永秋表示,雨伞低成本而不低频,可覆盖室内室外双场景,可通过雨伞租赁广告收入、雨伞定制、数据增值等方式获得盈利。共享e伞的创始人也表示,会在雨伞内部印制广告,让用户打开就可以看到。

不过,雨伞的使用是有特定场景的,对天气的要求比较高,这种商业模式的市场容量和可复制性遭到质疑。

知名IT评论人磐石之心认为,押金是这些共享经济企业看中的盈利点之一,“押金带来的巨大资金沉淀,比如共享单车,只要一辆单车有5个人缴纳押金,就够了买车的成本。然后再把这些长期沉淀的押金用作理财,即可获得盈利。”另外,这些项目的发展模式非常相似,先是一批天使投资人入局,接着期待巨头进入接盘。(本报综合)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