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张衡 通讯员 蓝静 周帆)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做客武汉工商学院中部金融讲坛,在分析房地产市场趋势时说,“随着本轮调控的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正逐渐由刚性需求转为改善型需求,预计下半年房地产的投资将回落。”
对于2017年以来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巴曙松认为,本轮调控最显著特点是走出“一刀切”的施政模式,分城施策,即根据不同城市,分类调控,推出不同的限购限贷政策。如核心城市圈周边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大,限购更严格。此外,二手房也纳入调控范围,流通环节的供应也受到限制,限购周期更长。
金融调控正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巴曙松表示,目前金融市场严审贷款资质,控制贷款额度,延长房贷周期,定向提升贷款利率,交易下滑。他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力,已经由刚性需求变成了改善性需求。
“目前从统计数据来看,分城施策效果显著。全国的新房成交量下降了20%左右,部分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下降达40%左右;全国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也同步下滑,热点城市需求短期内受严厉调控政策抑制,一、二线热点城市成交量维持低位。”巴曙松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二手房业主开始降价,买方观望态度显著,买方卖方博弈空间增强。
对于2017年下半年房地产的走势,巴曙松认为,当前的多方调控使一、二线城市交易大幅下滑,房企融资渠道收紧,随着交易回落,下半年房地产投资或将回落。
“过去房价快速上涨的‘非常态’现象,今后可能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房产会成为一个很稳定的普通资产,依然保值增值。”巴曙松认为,行政手段对稳定市场有意义,但需关注具体的政策重点,新房和二手房调控政策应该有所区别。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