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允许险企在一定范围内创新

允许险企在一定范围内创新

2017-06-05 02:29:4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保险创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比如说像苏州的模式,因为保险的特点是长期股权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以创新型的股权投资基金模式支持地方的经济发展,以前像京沪高铁,下一步在国家的城镇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经济的协同发展等方面,保险业也可以说有非常深入的实施机会和可能性。同时在PPP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棚户区改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实际上可以讲,真正的保险资金优势发挥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下一步潜力非常巨大。与此同时,保险业的创新是帮助小微企业和科技企业成长,像政府、银行、保险模式,小额贷款保险可以真正为高成长性的一些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征信服务。最近有一个光伏的组建保证保险,对光伏电站的运营方面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日常生活,像退货运费,你在网上订了很小的一个单子,都可以有退货运费的保险。网络账号的安全保险、航班延误险,有的银行发的信用卡里附带的航班延误险,他们开玩笑还希望航班延误,一延误以后拿这个卡几个小时退多少钱,这都是一些细小的对生活的影响。最近像北京市,以前撞车,车停在二环中间的路上,最近北京市保监局推出的事故理赔APP,非常简洁的一个模式,警察处理起来也方便,更方便了日常的生活。

关于保险的监管问题我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始终围绕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寻求加强监管和保护市场创新活力之间进入到一个平衡点,就像中医一样,一加一减,发展和监管是一对永恒的共生体。保险监管也面临着传统与变革、取舍与扬弃的选择关系。在这里面我们一定要记住保险业是保险、保障,保险业坚定不移地把创新发展放在行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与此对保险业的保障功能是不能够忘却的,离开了保障,你搞了再多创新,就是离开了根本,因为创新的本身不是创造货币,保险业的创新不是这个目的,而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更低成本、更便捷、更好的保险服务。

加强监管,基本上还是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的框架体系,有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制度好,关键要落到实处。

保险监管思维模式的改变,可能需要大家对一些新的事物有一定的容忍度和灵活性,有一个词叫监管沙箱,目前我们也在对这个进行研究,有些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他试一试,但是不能偏离根本。

□中国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姜波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