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湖北保障标准领跑中部

湖北保障标准领跑中部

2017-06-07 06:35:5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城乡低保标准达476元/人月,比2012年增长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报记者 刘倩雯

昨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召开“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聚焦的主题正是“湖北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就”。湖北省卫计委、湖北省工商局、湖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湖北“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就。

全省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6%以上

湖北省卫计委副主任张瑜介绍,近年来,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实施“两控四改”重点任务,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转型。

张瑜介绍,今年7月31日前,湖北所有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同时,在武汉、襄阳、鄂州三市试点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价降幅将达25%左右。

张瑜透露,湖北还投入近30亿元,推广“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湖北坚持“三医”联动的改革思路,深化医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6%以上,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4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6.5%。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累计收益人群约50万人,单人次最高报销33万元。商业健康保险覆盖人群约2400万人。

张瑜介绍,十八大以来,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75.86岁增长到76.5岁。相比2011年,2016年全省婴儿死亡率从9.98‰下降到5.6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2.99‰下降到7.41‰,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保障标准领跑中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介绍,近年来,全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03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由政府同志负责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按不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40%、80%调整公布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目前湖北保障标准已经领跑中部,高于全国普通水平。

2016年,湖北省共下拨中央和省级社会救助资金109.7亿元,较2012年增长69%;城乡低保标准全省平均分别达到476元/人月、3736元/人年,分别比2012年增长44%、125%;农村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7402元/人年、7294元/人年,较2012年分别增长252%、356%。赵显富说,湖北省委、省政府特别关注困难民众衣食冷暖,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

赵显富介绍,湖北医疗救助全面取消救助病种限制和住院救助起付线,资助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参合参保覆盖率达100%;按照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和600元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该省1.6万名孤儿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赵显富说,从2016年1月起,湖北对低保对象中的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分别按每人每月50元、1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共惠及困难残疾人100万人。

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3%

湖北省工商局副局长彭明方表示,创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该局推出一系列促进市场准入便利化的改革举措,为民众创业就业清障搭台。

彭明方介绍,按照国务院改革部署,积极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后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首期缴付注册资本数额、注册资本构成比例及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限制,最大限度降低资金门槛和创业成本。大力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先后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由168项减为28项,精简比例达到83%,并梳理发布工商登记后置审批目录213项,实行动态化、清单化管理。

该局还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下放名称核准事权,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和远程委托登记。先后实施企业“多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今年又指导宜昌、襄阳等地开展“七证合一”、“九证合一”改革等试点,把办理相关证照由最长近50天压减到3天以内,极大简化审批环节,降低办事成本,让群众办事创业少跑路。

彭明方介绍,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2014年以来,湖北新增市场主体84.16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419.26万户,增幅25.11%;新吸纳就业448.16万人,累计吸纳就业人数达1604.23万人。

在民生权益保护方面,2015年以来,湖北工商系统处理消费者诉求144万件,查处消费侵权案1.6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5亿元。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