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季末资金江湖变换 “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上升
步入6月中旬,跨季和第二季度MPA考核时点逐渐临近。尽管流动性比一季度末较为宽松,但偏紧的影响持续显现,货币基金收益率普遍上涨。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6月1日至6月11日间,7日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货币基金数量达272只,占全部统计数量的38.7%,较5月同期环比增加97只。其中,收益率在5%以上的有4只,最高达5.92%,创该只货币基金近两个月来的最高值。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众多“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也迎来一路上扬,纷纷破4并有持续走高之势。
临近季末,“宝宝类”货币基金的价格大战,又给资金江湖带来怎样变换呢?
宝宝类收益率稳步上升
天天基金网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天弘基金的余额宝期末余额达11396.38亿元,较2016年末净资产变动率达40.99%,创2014年二季度以来新高。从余额宝的收益曲线不难看出,2017年以来,收益率一直保持稳步上升态势,较年初上涨超80个BP。
而对标余额宝的其他众多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是一路看涨。其中互联网系的腾讯理财通、陆金所零活宝,已有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破4.3%;银行系中,民生银行如意宝中最高收益率的一款产品,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已达4.38%。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基金的强势表现,代表了货币基金的整体走势,反映资金市场价格的波动。“此前市场上流传的一句玩笑,看资金面紧张与否,高富帅看Shibor,普通人看余额宝。2013年资金紧张时,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创出过6.19%的峰值。此次利率上扬,同样反映市场资金趋紧。”
下半年流动性或转向
对于宝宝类货币基金的长期走势,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表示,此次利率集中上行受跨季和MPA考核叠加的短时影响较大,度过时点后应该有所缓解。目前市场判断在跨季后,债券和货币市场利率将大概率下行,虽然对基本面小幅收紧还是大幅走弱存在分歧,但基本面将走弱的判断较为一致。加之三季度强监管预期的减弱,市场情绪得以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应有小幅调整。
中国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曲强也认为,目前货币基金利率上涨趋势,在今年中期之后将有所转向,等货币市场出现隔夜或7天短期利率超过长期的倒挂后,市场自动出清调整,货币利率也将恢复常态。(本报综合)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