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湖北四板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名片

湖北四板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名片

2017-06-19 01:25:4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县域特色产业板块67个,挂牌交易企业2815家,实现融资总额668.15亿

□本报记者郑玮

荆州市开发区的北京路上,中华老字号品牌恒春茂,正借助湖北四板开始了新一轮的强势突围。

“虽然捧着中华老字号企业的金字招牌,但一直以来,公司转型改革的包袱很重,一直在生死线上徘徊,近几年状况才有所好转。”

6月15日,荆州恒春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子仿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公司上个月和252家荆州企业集体登陆湖北四板,这才探索出了资本与老字号结合的新路子。

从“荆州市先进制造业板块”到“潜江小龙虾板块”,再到“五峰茶叶板块”,越来越多的湖北县域企业正从湖北四板走出来,在规范自身企业结构的同时,也打造出了一个个县域特色板块,刷新了本土独有的产业名片。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长龚波对此总结为湖北企业家资本意识的觉醒,近年来湖北四板深耕本土,为企业家提供融资和融智双服务。至此,湖北“四板”县域特色产业板块增至67个,全省17个地市州全覆盖,挂牌交易企业2815家,实现融资总金额668.15亿元,成功领跑全国。

曾名扬湘鄂西 老字号借四板逆袭

曾名扬湘鄂西的恒春茂终于不再甘心沉寂。

5月23日,桑子仿代表公司员工敲响了四板挂牌金钟,桑子仿认为,这次的敲钟也代表着公司迈出了新的征程。

桑子仿介绍,恒春茂药店创办于清同治九年,距今已有147年的历史,清光绪二十年后,恒春茂逐渐走向全盛时期,彼时的“恒春茂”几乎垄断了湘鄂西一带所有的中药业务,到民国八年(1919年),“恒春茂”生意红火到要排队才能买到药。

“每日有许多周边县市的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店里有五六个营业员手脚不停地抓药也忙不过来。”桑子仿介绍,因为那时候“恒春茂”的规模大、经营品种齐全,在荆沙一带有“抓不到药到恒春茂去抓”之说。

桑子仿回忆,“恒春茂”在其鼎盛时期,所拥有资本超过20万银元,批发业务伸向湘鄂两省二十多个县市,形成以沙市为中心的巨大批发网,大小往来户多达五六百家。

随着业务的扩大,恒春茂在上海、汉口、重庆、香港均设有药庄,采购和推销药材,因而在全国也颇有名气。每天的营业额便可达一两千银元,年营业额高至200万银元,几乎垄断了周边十数县的药材批发市场。仅四川、长阳两地收购并运销至上海、武汉和香港的药材,每年就超过50万元。

然而,随着国有企业体制上的制约,企业人员负担等问题越积越多,公司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调整期,恒春茂也在经历了资产被封、债券打包等厄运后艰难存活着。而此时,在该品牌式微之后成长的大批中药材企业却早已经借着市场经济的通道快速腾飞。

为了能追上发展脚步,重塑老字号品牌,军人出身的桑子仿重拾企业资本计划,终于在今年,下定决心与252家荆州企业共同登录四板。挂牌之后的效果也比较显著,目前,恒春茂已经收到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意向,机构也对此多有关注。

“资本的力量对于老字号的重生有重要作用。”桑子仿认为,借助四板将为企业注入强大活力,将恒春茂打造成一家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为一体的医药经营批发企业,而这正是恒春茂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县一特色” 四板聚合本土产业名片

老字号焕发生机,新产业也在四板里闪亮登台,在湖北,县域企业抱团进入四板市场,正成为一种趋势。

4月28日,虾皇实业、功明长鑫、虾乡食品等16家潜江小龙虾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鸣钟挂牌,湖北四板“潜江小龙虾板块”也开始畅游资本市场。

“小龙虾产业是潜江的名片,也是湖北的名片。”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曹元介绍,借助资本的力量,潜江虾企可以更好地做大做强,将湖北小龙虾推向全国、全世界,而有了四板的平台,长江证券已经辅导了从育种、养殖到餐饮、深加工的小龙虾全产业链条企业。

资本的注入让企业有了更多的信心,潜江虾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红羽表示,“公司登陆四板,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未来五年在全国开办2000家小龙虾连锁店。今年底可能就会开到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这些窗口地带,将好吃、便携的小龙虾送到更多市民身边。”

“潜江小龙虾是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集中度很高,在潜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龚波说,小龙虾企业触电资本市场,有助于潜江小龙虾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帮助企业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熟悉金融工具,更新经营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该中心还组织“小龙虾”专场投融资对接及路演,并在品牌策划、管理、推广等方面提供融智服务。

一批批湖北的本土特色产业因为有了四板,脚步走的更加从容。

“五峰茶业板块”、“恩施州富硒产业板块”、“十堰茅箭区新经济板块”等产业板块迅速成长,据统计,从湖北四板崛起的特色产业板块增至67个,成为湖北民营经济里的新生力。

“湖北四板的县域板块,不会只是简单的打包挂牌,而是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特色发展,向‘一县一特色’的板块效应突破。”龚波介绍,地方特色产业板块迅速崛起,用产业金融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正风生水起。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叶永刚认为,县域形成了板块、突出了特色,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让很多县域的中小企业也能对接资本大市场,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

挂牌企业达2815家

湖北“四板”领跑全国

如今,武交中心的托管、挂牌、融资和普惠金融服务等主要指标都已跃居全国前列,截至6月12日,武交中心托管登记企业3565家,托管总股本1317.33亿股;挂牌交易企业2815家,其中“股份公司板”1595家,“科技板”1133家,“青创板”57家,“海创板”30家。

在融资成果上,湖北四板累计成交63.30亿股,成交总金额116.02亿元,累计为340家公司开展股权融资业务1286笔,实现融资总金额668.15亿元。其中,股权直接融资297.42亿元,股权质押融资370.73亿元,各项指标均领跑全国。

湖北四板的成功模式也引来省外众多交易中心的追捧。去年年底,第九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论坛上,省外数十家四板交易中心齐聚武汉,向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取经。

作为湖北四板经验走出省外的“布道者”,有孚众创也刚刚完成对省外第一家四板挂牌企业的辅导。

5月23日,在河南新乡市火炬园举办的新乡四板企业专场挂牌仪式上,由有孚众创辅导的企业——河南省金太阳精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原股交所挂牌开市。

有孚众创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黄鑫介绍,正是在湖北四板积累了充足的辅导经验,机构才想着走出湖北,将经验更灵活地用于省外市场。

“外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与湖北四板相比,不管是挂牌数量,还是企业家的资本意识,都存在明显差异。”黄鑫认为,省外的四板市场环境存在重新构建的问题,企业对四板的发展趋势以及改制挂牌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但随着第一家省外企业的成功挂牌,黄鑫有信心在近两年里覆盖省外40多个交易所。

龚波认为,目前四板已经汇聚了600多家推荐会员机构,会员机构将是湖北四板走出去的排头兵。

“我们会充分挖掘会员机构的力量,为挂牌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方案,提升企业价值。”龚波介绍,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目前还只有十几家挂牌企业,宁波也只有30多家,机构对企业的后续服务功能未能得到很大的展现,一旦企业认同了四板的融资融智能力,省外的四板市场也将全面铺开。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