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7月首批票放出8分钟即被抢光
本报讯(记者 陈妮希 通讯员 江朝)开演前1小时就有观众陆续抵达现场,观众们或精心化妆、戴发套发簪;或在栈桥商铺里租赁旗袍、长袍、礼帽;或在码头内外的马车边、黄包车里、小吃摊旁,摆各种造型拍照……这一切都发生在《知音号》观演现场。
昨日记者了解到,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开演以来,票房全面飘红,在江城刮起了一股“知音热”——越来越多的观众在来之前提前看攻略,准备好全身的行头,打扮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以便更好地“浸入”剧情。几天前,该剧官网放出了7月首批周二至周四的平日票,开票8分钟即被抢光,被网友打趣称“简直是春运抢票的节奏”。
名人点赞《知音号》
武汉最近进入梅雨季节,雨水总是不期而至,但这并未减少观众观演船剧同名的《知音号》的热情。
《知音号》吸引了大量观众登船,不少文化名人也纷纷前来观剧。
“这部剧浓缩了百年前大武汉的文化生活,演员演绎的故事对知音文化做了非常丰富的诠释。”著名学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看完剧之后点评道。
《山路十八弯》创作者、著名作曲家王原平则说,《知音号》很容易让人产生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他推荐大家有时间静下来慢慢听二楼船舱的故事,一定会感动。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刘丹丽有好几个学生在《知音号》上当演员,她对学生们的表现相当满意,并表示《知音号》把武汉的历史浓墨重彩地展示给全世界,把我们沉淀的东西展示给大家,非常好。
看剧注意这些事
根据记者观看《知音号》的经验,提醒有计划看剧的市民要注意这些事。
记者采访湖北天鹅国际旅行社、携程旅游等《知音号》官方合作购票平台了解到,7月已开售的票,不仅是官网配额售罄,在这几家平台的票也已卖完。
还没抢到票的观众也别急着遗憾,记者了解到,该剧7月的票还将持续放出。同时,《知音号》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方便市民现场购票,《知音号》票厅每天会有50张票现场售卖;7月周末场的票也将于近期在网上开售;对于前期购买了兑换券的观众,将在官网开放专门的渠道和配额。市民可关注该剧官方网站了解最新动态。
此外,位于汉口五福路江滩的“知音号”码头,不少市民不了解详细位置,建议已抢到票的观众提前在官微上看攻略,了解交通,以免因不熟悉路线耽误观演;建议观众在开演前30分钟到码头,多出来的时间不会浪费,可参观这座漂移的“城市记忆博物馆”,还能拍照;最后,千万别迟到,开演后15分钟,如果不是遭遇极端天气,“知音号”游轮就启航开动了。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