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华创会德国专场签下11个项目

华创会德国专场签下11个项目

2017-07-11 07:15:5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总投资近20亿元,包括北斗及卫星应用、方德机器人科技等

本报讯(记者 江楚雅实习生 欧阳靖雯 通讯员 张敏)日前,第17届“华创会·武汉经开区分场暨德国专场”活动举行,会上11个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

这些项目包括北斗及卫星应用、方德机器人科技、多肽生物医药研发及销售、跨境电商中国区总部、进口红酒、建材、医疗器械贸易等。

其中,武汉光谷北斗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武汉开发区通航及卫星产业园开展北斗及卫星应用经营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亿元;英国华盟公司拟在武汉出口加工区组建跨境电商中国总部及综合业务基地,全面开展进出口贸易、物流仓储等业务;德国哈斯福公司拟在武汉出口加工区开展德国进口木地板及建材贸易,预计项目启动3年后,进口额超过1000万欧元,销售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企业风采

北斗将打通全产业链应用

据了解,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已将通用航空规划为下一个千亿产业,作为该区八大园区之一的通航产业园已签约落户一批飞机总装、通勤运营项目。

华创会上与武汉光谷北斗控股有限公司签约,项目希望经过5年左右时间,逐步发展成为在北斗及卫星领域集研发、制造、销售、工程及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的高科技公司。该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这无疑向园区发展规划方前进了一大步。

目前,记者从通航园区办了解到,通航机场飞行区1600米长跑道及滑行道、停机坪(一期)已全面建成,航站航管楼、特种车库、小机库(一期)、赛事综合楼、办公楼全面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园区配套的市政道路将于9月份竣工通车,航空工程中心仍在紧张建设中,以备迎接11月首届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WFE)的到来。

方德布局冲焊自动化

济南方德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军山科技产业园内租赁4000平方米厂房,用于设计、制造冲压自动化线、焊装自动化线、气电控夹具、检具等,并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及售后服务。

方德股份是一家主营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的高新技术生产企业。近几年来先后开发了冲压机器人自动化送料系统、冲压机械手自动化送料系统等。该公司计划在2017年8月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集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向区内车企甚至是中西部车企提供冲压、焊接自动化设备支持,同年底达到生产能力。

政策扶持吸引汇聚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

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武汉,正在不断汇聚宝贵的创新资源。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入选人员夏献民博士拟在武汉开发区商务城园区投资兴建多肽生物医药研发及销售项目。英国华盟公司拟在武汉出口加工区组建跨境电商中国总部及综合业务基地。德国哈斯福公司拟在武汉出口加工区开展德国进口木地板及建材贸易。武汉希隆汇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出口加工区开展红酒进出口贸易、物流仓储、外贸综合服务等业务。武汉视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出口加工区开展博士伦医疗器械及产品的进口、检测、维修、销售、产品体验展示等业务。

活动承办方之一、德国湖北社团联合会会长傅昕是老武汉人,这是他第五次参加华创会,以前是以企业家身份参加,这次则是代表联合会组织了56位德国华侨企业家“组团”参会。傅昕说,湖北社团联合会共有2000多位会员,很多人考虑回国发展。武汉开发区有多年与欧洲企业对接的丰富经验,主动布局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对“海归”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这也是众多德国企业选择落户这里的原因。

前不久,武汉经开区推出“黄金三十条”以及“车都英才计划”等政策,对人才支持力度空前,如产业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股权投资,对区域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才项目,一事一议,最高给1亿元项目资助和2亿元股权投资等。

作为武汉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近来,开发区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大力推动产业转型。“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发展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产业。未来的开发区商机无限,潜力无限。”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相关负责人现场向华人华侨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到开发区创新创业。

◎观点

“华创会”缘何能获得成功?

自2001年以来,华人华侨创业发展洽谈会(“华创会”)已在武汉举办了16次,来自海外60多个国家的1.1万位专业人士和工商界人士与会,已成为全国引智引资的知名品牌活动、华人华侨来华创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华创会”举办16年,已累计引进人才和技术项目2500多个、引进外资总金额2800多亿元、创办侨资企业4000多家,所涉技术成果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2017年“华创会”在报名、审核门槛提升的情况下,仍收到海内外有效项目2185个,海内外出席代表4000余人,报名人数、征集项目、高端嘉宾数目均高于往届。

“华创会”缘何能获得成功?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指出,“华创会”的茁壮成长,首先离不开主办方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一直以来,国务院侨办及湖北省、武汉市政府都将“华创会”作为对外开放、引资引智的重要平台,把它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湖北省建设了多个高新区、经开区和创新中心,与“华创会”有机对接,最大限度发挥了“华创会”的效能。

其次,“华创会”飞速发展,离不开不断创新、引资引智的工作体系。当前的“华创会”,是集华创大会、华创大赛、华创学院、华创基金、华创基地(即湖北“侨梦苑”)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其包含的品牌影响、激励机制、金融扶持、服务培训等环环相扣,功效叠加,构成了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引资引智、创新创业的高效体制。裘援平期待将“华创会”打造为“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洼地”和“国际创新创业高地”。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