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智慧旅游将成行业可持续增长领路者

智慧旅游将成行业可持续增长领路者

2017-07-24 02:28:1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龙门石窟成全国首个“无现金景区”,业内专家认为——

□见习记者 柳莺

日前,龙门石窟智能云平台上线启动,龙门石窟景区成为全国首个“无现金景区”。此前,康巴什立体视觉四季多景体验AR系统全线发布,游客可在景区体验空中旅游、四季体验、穿越历史,VR电影等……多景区布局智慧旅游,除了使游客的行程更舒心,也让景区管理更加便捷。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表示,智慧旅游的应用让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旅游局也推出了智慧旅游的一些示范景区,大家已经摸索出很多模式。智慧旅游在旅游景区的应用其实是一种多模块的应用方式,大数据分析、游客监控、智能停车、智慧票服务、景区分销等都是这种模块化的应用。

智慧旅游提升游客体验

长江商报记者从龙门石窟景区获悉,该景区已在7月15日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流程无现金支付。打开龙门石窟微信公众号,菜单有“互动游览”、“龙门商城”、“智慧停车”三栏,这三栏里还有多种子菜单,以及电子导览地图、龙门相册、与景区有关的互动小游戏。

据龙门石窟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客可通过公众号中的“龙门商城”购买门票,然后直接凭二维码入园。除此之外,龙门石窟联合腾讯大豫网上线全国首个智慧停车场,轻点手机即可知道景区剩余车位数,实现线上缴纳停车费,无需等待,即开即进、即出即走。

除龙门石窟景区外,嘉兴的湘家荡景区也在布局智慧旅游。该景区的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了智慧导览图。湘家荡旅游处副处长陈敏介绍,点击智慧导览图,可以看到整个景区的信息,每个景点都配有语音讲解。“这个地图与高德导航相连通,不像平面地图,你可能要自己去找目的地,现在如果想定位到景区里某个景点的话,直接通过手机导航可以带过来。”

除了给游客带来方便,还有景区通过VR技术让旅游变得更加有趣,吸引游客的眼球。

7月13日,康巴什立体视觉四季多景体验AR系统全线发布。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增强技术与康巴什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为游客开启“智能旅游”新体验。

游客可以在该景区体验空中旅游、四季体验、穿越历史,还原历史、游戏互动、VR电影、环境立体导视等项目,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受。

智慧旅游方便景区精准化管理

景区智慧旅游除了使游客的行程更舒心,也让景区管理更加便捷。

龙门石窟景区与腾讯大豫网合作的智能云平台将各个业务端口的数据打通,让数据真正融合,发挥出动能。从软件到硬件,从线上到线下,各个端口的数据接入平台,并进行清洗和再融合形成了行业数据模型。

“技术的核心还是运营积累的数据,我们将冰冷的数据运用于管理和生产运营。”腾讯大豫网技术人员史浩向长江商报记者说道。

据介绍,龙门石窟智能云平台实现可视化后,景区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实时鲜活的数据,对客流分析、景区人物画像、景区内人流密度、各业务模块营收的状况一目了然,对景区的管理、优化、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来源。从而让景区在“五一”、“十一”这些游客密集的时间段,及时预警,精准管理。

过去,宝贵的信息无法快速传达到景区管理者手中,从而造成信息滞后。现在,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将景区数据分析传达到景区工作人员,从而实时快速的反映景区信息,提高景区洞察力。大数据平台具备高成长性、开放性特征,以后智能云平台也将根据龙门的发展和需求定制各种功能,优化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能效,并且始终开放端口以供第三方接入。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了解景区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将来会发生什么、有什么样的趋势,帮助景区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史浩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比如,龙门石窟在看到自驾游成为一大趋势的时候,主动适应新变化,将最新的小程序技术赋予停车场的建设,打造景区第一家智慧停车场,大大减少了进入停车场的时间,最大程度上方便游客。

此外,嘉兴湘家荡虽然在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刚起步,但陈敏对智慧景区的布局也是非常看好,“投入设备之后,管控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景区全方位一体化都会建立起来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便于管理。”

技术助力智慧旅游发展

早在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中国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无线传感自组网技术规范标准”由镇江市拟定,使得镇江市此类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标准制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此后,多处景区开始布局智慧旅游,现今,智慧旅游已深入人心,随着技术的发展各景区在布局智慧旅游上也不断有新的突破。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表示,“将来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前景,从整个应用过程来看,它其实是信息化或互联网IT技术在多领域的渗透性发展。它在每个模块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体现为一种多模块交替发展,因为这些综合性的智慧旅游的应用,可能不知不觉当中整个行业就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虽然如此,智慧旅游在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年智慧旅游发展新常态分析》表明,智慧旅游目前正面临管理权属复杂、资源难以统一协调的问题,这使得旅游行业想要协同发展具有较大的难度,也让融合多部门大型数据平台在内的智慧旅游很难操作。

同时,各地的旅游局或景区在近年来的智慧旅游大潮中建设的诸多落地工程,如旅游资讯网、旅游APP等很多都数据陈旧,仅在建设初期进行过一次性的数据采集,建成之后便缺少人员负责、无资金更新数据,往往趋于荒废。

此外,部分数据采集工作要求旅游企业在最为忙碌的节假日实时上报企业经营数据信息,这让本已自顾不暇的众多旅游企业叫苦不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则认为,目前我国智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着眼于面向游客的信息技术应用,而对于创新行业基础管理和转变增长方式乃至加快旅游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关注不多。事实上,这些领域才是智慧旅游顶层设计的价值所在,也是区别于日常语境的旅游信息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现代化转向的导航器,是通往可持续增长道路的领路者。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