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大数据时代
应重视信息安全
如今,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增加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据报道,日前某智能家居应用软件被曝光,在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的前提下,擅自将用户输入的个人WiFi密码上传,引发了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
【短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WiFi密码相当于人们在网络上的“家门钥匙”,任何智能设备都无权获取。从今年6月份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虽对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相关行为作出明确规定,但遗憾的是,肆意收集用户敏感信息、动辄揽下大权限的APP却仍然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号召用户“千万别装”“小心谨慎”,不如加强监管、利剑高悬,让存在安全隐患的智能设备失去生存的空间。(经济日报)
遏止“蹭车族”
需从制度补漏
近日,北京铁路警方会同铁路客运部门以辖区各大客运车站为重点,严厉打击使用假火车票、假铁路职工工作证等方式乘坐火车的不法行为。今年暑运以来,共有23名“蹭车族”被铁路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短评】“蹭车”表面上看是一种违反客运交通乘车规则的行为,更深层次上则反映出个人诚信与规则意识的缺失。对于少数漠视规则、不守底线的人来说,指望其良心发现并不现实,必须加强制度层面的约束。依法行政拘留23名“蹭车族”就是一堂生动的警示课,为违法乱纪者敲响了警钟。除此之外,还可考虑将“蹭车族”列入诚信黑名单,使其在银行贷款、信用评级、个人评优、社会声誉等方面受到影响,也不失为一种有力的惩戒。(经济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