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现代牧业上半年亏6.66亿元

现代牧业上半年亏6.66亿元

2017-08-31 06:54:1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专家称,根本原因是上游产业收奶量下降导致

本报讯(见习记者 张璐)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将再次面临亏损的困境。8月29日,现代牧业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虽然同比增长5.2%至23.44亿元,但同步亏损6.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6%。

原奶业务利润较大幅减少

事实上,现代牧业从2016年开始陷入业绩亏损的泥潭,其2016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去年上半年现代牧业亏损高达4亿元,这也是这家企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而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再次亏损,现代牧业的解释为:今年造成亏损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原奶销售价格大幅下滑,导致牛群公允值变动减出售成本产生的亏损;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亏损所致,同时因蒙牛提出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而注销所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而产生的非现金亏损。

其中,原奶价格下滑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公告显示,虽然现代牧业通过技术改进进一步提升奶牛单产产量,以及降低原奶成本。但由于原奶收购价格从上年同期的4.04元/公斤下滑到3.59元/公斤,下降11%,导致原奶业务利润较大幅的减少。由于原奶价格下滑,现代牧业不得不加快产量较低的奶牛的淘汰速度控制产能,上半年较高的淘牛率及奶价的下跌所导致的牛群公允价值缩减,这一项造成亏损4.97亿元。此外,上半年应收账款拨备而带来的损失为1.56亿元,主要原因是液态奶业务因销售模式改变及销售市场移交,导致与原经销商的业务缩减且应收账款账期拉长。

“增产降本止损”是下半年核心目标

现代牧业管理层表示,在上游养殖端,“增产降本止损”依旧是下半年的核心目标,面临行业困境,现代牧业将坚持发掘自身潜力,确保完成下半年经营目标;在下游自有品牌牛奶业务端,集团将通过与蒙牛协同合作、不断创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相信短暂的过渡调整阶段很快就会结束,协同合作将会更加有利于品牌奶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利于集团更加专注于上游业务的运营。

据了解,2017年春节之后,各大乳企原奶需求减少,原奶市场出现短期供大于求的现象,从而导致原奶价格下调。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今年奶价恐怕都很难景气,要到明年3—4月可能才会好一点。

高级乳业研究员宋亮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现代牧业把业绩下滑归属于原奶价格下降是不全面的,他认为除了现代牧业下游产业发展近两年表现得非常差之外,根本原因是上游产业的收奶量下降导致的供应量达不到,才会致使现代牧业的营收和利润受限。

他还认为,在国内消费需求大环境不足的条件下,对于高端乳品消费来说,除了常温酸奶有增长之外,其他都是下降的,加上奶源成本又高,这使得国内企业不得不使用国外奶粉作为原料生产,另外宏观消费需求不足,造成整个乳品消费量不能急剧扩张,这对整个奶源销售量造成阻碍作用。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