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主要集中在传统白奶、奶粉方面,伊利蒙牛上半年总营收超600亿
本报讯(记者 陈妮希 见习记者 张璐)近日,中国最大的两家乳企伊利股份以及在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伊利营收超333亿元,蒙牛294亿元。
高级乳业研究员宋亮表示,从业绩的增长看,中国乳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2017年上半年排名前五乳品企业市场集中度为45%,增长3.8%。尽管遭遇进口冲击,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白奶、奶粉方面,中国企业在产品创新和低温发展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
乳业两大龙头蒙牛、伊利实现业绩双增
8月30日,蒙牛乳业发布2017年中报,公告显示,蒙牛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94.66亿元,同比增长8.1%;经营利润18.056亿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4.7%。
伊利集团也同时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今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4.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2%;净利润33.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2%。伊利以其营收、净利的规模优势以及强劲增长速度,继续领跑整个行业。
2016年12月,蒙牛总裁卢敏放通过一轮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宣告了蒙牛进入了卢敏放时代。具体来说,蒙牛的组织架构调整为:将原核心业务板块分成常温和低温、冰品和奶粉等独立事业部。改革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效,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蒙牛各单品均表现抢眼,去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元,特仑苏今年上半年增长近10%,而纯甄、真果粒分别收获了35%、25%的高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伊利集团今年上半年业绩稳健提升,源于其董事长潘刚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对于行业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消费者对于伊利产品的信赖。而伊利的产品品质,也成为其与奥组委合作的重要基础,由此伊利成为首个符合“双奥”标准的健康食品企业。
报告期,伊利对安慕希常温酸奶进行了包装和口味的创新升级,随着“金领冠睿护婴幼儿配方奶粉”、“Joy Day风味发酵乳”、“帕瑞缇芝士酪乳”以及“巧乐兹绮炫脆层冰淇淋”等多个新品的上市热销,产品创新能力继续驱动公司整体业务持续增长。
安慕希终端增速42% 蒙牛纯甄收获35%增长
宋亮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伊利、蒙牛业绩均超预期,主要因素为:一是主体业务都有超常发挥。根据中金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伊利液态奶、奶粉、冷饮三者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3%、20%、11%,其中,二季度液态奶增速预计接近20%,高端产品安慕希、金典、畅轻终端增速42%、25%、20%;奶粉二季度同比增速25%左右。上半年蒙牛特仑苏同比增长10%左右,纯甄、真果粒分别收获了35%、25%的高增长,冠益乳、优益C等产品也取得不俗业绩。从根本上看,是伊利蒙牛继续创新市场终端营销方式、实现常温酸奶进一步渠道下沉、实现冷饮渠道线上线下多元化推广。
二是新品创新及渠道下沉成效显著。伊利基础白奶和奶粉业务借助渠道进一步深化而实现业绩超预期发挥,以奶粉为例,伊利在2016年下跌20%后,重新调整团队和销售方案,并抢先推动配方注册,均为伊利赢得先机。蒙牛借助新品推广,提升其产品综合竞争实力,深化与达能合作后,推出高品质低温酸奶新品,获得良好市场反馈,而优益C首创含500亿乳酸菌精华LC-37新品,更帮助品类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原料使用的低价,促进利润保持平稳增长。尽管包材价格有明显上涨,但今年上半年国内原奶及国际大包粉价格整体维持较低价位,这对企业在高营销、高投入条件下维持利润正常起到关键作用。四是国际化深入发展,择机加快国际市场拓展。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未来市场将拓展中东、非洲、东欧等地区。以蒙牛为例,作为国内首个通过“三同”认证的企业,蒙牛产品在包括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缅甸等海外市场获得了普遍认可,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提升40%。
“从业绩的增长看,中国乳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2017年上半年排名前五乳品企业市场集中度为45%,增长3.8%。尽管遭遇进口冲击,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白奶、奶粉方面,中国企业在产品创新和低温发展仍具有明显优势。”他说道。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