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据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日前在纽约举行的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第25届年会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全球化分工和布局阶段,逆全球化会使现有供应链体系运转中断,其成本高昂,得不偿失。因此,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
他认为,当美国越来越呈现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甚至挑战全球贸易规则时,中国却成为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有力支持者,尤其是中国领导人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有力声明令人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化、促进全球化、加速全球化,并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目标时,也把推动全球化作为重大战略之一,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与其他国家在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因此,中国在全球化方面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
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言,如果反对全球化,使现有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断,那么,整修世界经济的运行成本将大幅上升,很多产品的价格会大大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将是一种灾难。并在产品价格不断上升中,被迫增加货币发行,最终导致全球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
实际上,全球化已经让全球形成了分工越来越明确、产业越来越精细、体系越来越完善的合作机制,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既可以从这一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原辅材料,也能给这一体系提供自己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原辅材料,从而使供应与需求更加合理、更加高效、更加具有发散效应。而且,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布局也会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从而为节约全球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供应成本等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受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影响,目前,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规则不够健全、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会不同程度地使某些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受到一些影响。显然,这是可以通过规则的健全和体系的完善解决的。要知道,在现有规则体系下,中国及其企业的利益也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的。但是,由于这些影响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相比,完全可以忽略。所以,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是一直致力于推进全球化的。斯蒂格利茨先生的称赞,就是对中国支持全球化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眼下,一些国家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现象,显然,这是与全球化完全相悖的,也是不符合这些国家长远利益的。中国不会为了眼前利益反对全球化,更不会为了自身利益反对全球化。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全力支持全球化、大力推动全球化。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反全球化,就出现逆转现象。(证券时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