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立法保护特色小吃不“多余”

立法保护特色小吃不“多余”

2017-11-10 07:17:5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为保证地方特色小吃真正有特色、有质量、无安全问题,前不久,贵州省发布了两项地方特色小吃标准征求意见稿,期望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地方特色小吃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地方特色小吃商业价值被充分挖掘,经营特色小吃的商家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地方特色小吃的野蛮生长,甚至不少小吃失去了自身特色而徒有虚名,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给地方特色小吃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通过法律保护地方特色小吃,是一个有效方法。

立法保障地方特色小吃,首要作用在于规范地方特色小吃的制作标准,让传统的地方特色小吃工艺能够顺利传承。

立法保障地方特色小吃,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目前,不少地方特色小吃开始走出原产地“转战四方”,特色小吃的经销加盟店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地方特色小吃在逐利的市场营销中保留原汁原味的本来特色,而且不因过度的商业化导致其名不副实,就需要法律规范来兜底。

立法保障地方特色小吃,不只是为了留住曾经“舌尖上的味道”,更是地方特色小吃走向境外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地方特色小吃日益受到境外消费者的青睐,因中外饮食习俗的差异,不少境外消费者关注我国地方特色小吃的标准是否科学健康安全,这就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我国地方特色小吃标准。否则,境外消费者可能就会对我国地方特色小吃不认可,不利于小吃在境外发展。

各地在立法制定地方特色小吃的标准时,需要秉承“接地气”的立法理念,切实提升地方特色小吃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品牌的含金量。

(经济日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