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我们为什么偷偷投新车” 共享单车“禁投令”悬空

“我们为什么偷偷投新车” 共享单车“禁投令”悬空

2017-11-30 14:26:07 来源:长江商报网综合

没有与监管部门进行数据对接,“禁投令”正面临落地难题。

“我们为什么偷偷投新车,因为对手也在投,于是就成了大家一起投,企业要生存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单车企业负责人坦言,投放新车带有很强的竞争目的,是各大共享单车品牌争夺市场的直接手段,“当我们在遵守游戏规则时,但对方不遵守,那肯定就会伤害彼此利益”。

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在内的近20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然而,表面声称遵守规定的各大企业,却仍在“顶风作案”,暗自投放新车。


行业巨头偷偷投放

今日,广州实施“禁投令”恰满三个月,但广州市交委近日通报,从9月份至今发现两大共享单车企业违规投放新车行为67宗,共计2933辆,“企业投放新车前并不知会政府,通报批评摩拜、ofo两家企业存在违规投放新车行为。”

通报批评后,广州市的投放行为暂时有所规范。不过在出台“禁投令”的各个城市中,顶风投放新车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有媒体对北京某地铁站附近的共享单车停放点进行了暗访,某品牌共享单车运维人员表示:“最近投了不少新车,这块儿放了就有300多辆吧。”

企业方面,首先是ofo,小黄车在多城进行夜晚投放,故意做旧的新车一方面替代了被“我们损坏”的老旧残次品,另一方面也逐步增加了单车总量,而日前小黄车公布的3200万日订单量,新增投放的车辆,预计也贡献了“半壁江山”。再说摩拜单车,多城的联名禁止,让摩拜倍感压力,一方面有同行小黄车的围追堵截,甚至绝地反超。另一方面,还有背后资本期望的目光。


监管无法掌握平台投放数字

在多地相继颁布禁令,对共享单车野蛮生长保持“严打”态势下,共享单车企业为何要顶风作案?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单车企业负责人坦言,投放新车带有很强的竞争目的,是各大共享单车品牌争夺市场的直接手段,“当我们在遵守游戏规则时,但对方不遵守,那肯定就会伤害彼此利益。我们为什么偷偷投新车,因为对手也在投,于是就成了大家一起投,企业要生存啊。”

业内人士透露,单车企业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到各平台具体的投放数字。这位业内人士还表示,尽管广州市在通报批评时将违规投放的单车数量精确到个位,但这一数字是靠街道管理人员“人眼识别”出来的,远低于真实的新增投放量。

另一方面,对于政策风险和有可能带来的违规成本,一众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但受困于自身业绩压力,不得不选择“铤而走险”。比如,据第三方权威互联网数据机构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年夏季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无论是品牌知名度、活跃用户份额占比,还是用户满意度,摩拜均处于明显下风,被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以活跃用户份额为例,处于行业第二的摩拜占比34%,落后于行业第一将近有20个百分点。在这种压力之下,摩拜不得不采用新旧车混搭投放的方式来提升业绩。

如此而言,谁都不会放过新增市场。

小黄车曾计划,年底总量要达到2000万量,而摩拜的多国发展,也未曾放弃过国内的爆发,不管不顾“禁投令”,小黄车做旧蒙混过关,摩拜也在打擦边界进行增长。用旧车+新车的混合模式,修理厂运往各大投放点和闹市区域,“蒙混过关”,成了争抢市场的“救命稻草”。


没有数据对接,“禁投令”面临落地难

摩拜单车中国区运营副总裁李裕贤表示,目前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和政府之间进行了数据对接:“摩拜正在各个城市和政府进行数据对接,但是其他单车公司因为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没有对接。既然没有一个常态的数据对接,那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总量控制,也没有一套体系让政府监管。”

ofo小黄车方面表示,ofo单车的物联网智能锁可将每辆车的用车情况回传到公司的大数据平台,但至于这些数据是否报备政府,ofo方面并没有对此进行回应。

而在广州,当地交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摩拜已经提供了政府监管帐号,政府可以在平台系统中实时查询监控广州范围内的单车数量和分布状态,ofo方面也在抓紧账户开设中。后续,市交通部门还将考虑建设行业监管平台,通过接入企业数据,实现对行业的信息化监管。”

没有数据对接,只靠人眼识别、人工统计,这让共享单车的“禁投令”和总量管控面临落地难的问题。因此,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认为,应该把能否向政府开放大数据平台,强制作为共享单车企业的准入门槛。

他说:“对于无法接入数据的共享单车企业,就要禁止准入。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应该尽快考虑立法了。”


(央广、法治周末 )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