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但慧芳)12月1日下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工业设计高峰论坛上,来自设计领域的专家,就工业设计目前发展阶段及智能制造背景下设计未来创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酷时尚的产品能解决中国的强大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柳冠中直言,“设计是要找问题,创新不是创造产品,而是一种生存方式!”
他认为,我国工业设计缺乏系统和平台思维,“随机应变,走哪算哪,而上流水线之前应该要想好,要解决需求、制造、流通的矛盾”。他进一步强调,中国工业设计的必由之路是另辟蹊径,走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必由之路,绿色的、可持续的才是未来的方向,设计应该更多穿越未来和探索未来。
“以前设计师几乎不敢想象3D打印这一智能制造的技术,现在工业设计拓展至更多创新领域,交叉领域将产生更多机会。”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余隋怀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在致辞中提出,与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工业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社会认知度还不够、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专业设计人才短缺、产业发展基础不强等方面。
对于新时期工业设计工作,许科敏提出具体意见:一是要切实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二是要健全设计产业的政策体系;三是要支持设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四是完善设计人才的培养培育;五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六是要深化国际合作。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