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金贷新规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对小贷资金来源进行限制,此前一度盛行的小贷资产“债权转让”和资产证券化(ABS)等行为得以规范。
以消费金融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ABS)产品还能发吗?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整顿主要针对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规范的消费金融类ABS产品对于拉动消费和实体经济是有好处的,不会一刀切。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在交易所市场挂牌转让的消费金融ABS产品共1630亿元,发行主体包括蚂蚁金服、京东白条、小米小贷、百度小贷等。所发产品属于有明显消费场景的消费信贷产品。发起机构通常具有小贷、融资租赁或保理牌照,受到金融办、商务部等主管部门监管,不存在网络借贷平台(P2P),亦不存在非法集资等情况。
一位券商机构人士介绍,目前,在交易所市场挂牌转让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受到证监会、交易所和基金业协会的严格监管,从申请挂牌转让到发行备案再到存续期管理都应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履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义务。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消费贷ABS由证监会监管,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发行资格通过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注册。数据显示,已经发行的消费贷ABS产品,发行评级高于市场上信用债产品的平均评级,其基础资产收益率较高,而不良率较低,均在1%左右。
有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贷款和ABS是市场发展的自然选择,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此次整顿现金贷,对消费金融ABS业务有进一步的规范指导,但对正常的消费金融类ABS发行无需谈虎色变。
(证券时报网)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