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江楚雅)12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发布中国快递物流指数。2017年前10个月,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11.4亿件,同比增长29.1%,接近去年全年业务规模。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长率年均超过50%。全球每年约700亿件的快递量中,中国占了300亿件,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快递大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崔忠付表示,中国快递业已进入协同发展、巩固提升、融合联动的产业成熟期,深度融入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公布的11月份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112.1%,比上月回升4.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而黑色金属冶炼、有色冶炼和化学工业指数偏低,反映出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活动加快,钢铁和有色及化工行业活动有所放缓。服务业整体运行良好,但受房地产政策影响,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商务快件指数回落明显。
分地区来看,农村地区商务活动继续加强。11月份农村快件指数为107%,比上月回升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吸纳从业人员保持快速增长。指数数据显示,从2014年1月基期至今,快递从业人员规模增长了130%,分地区来看,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增长近100%,中南地区增长150%,华北地区增长155%,华西地区增长了245%。特别是在年初开工之后的3月和4月份,以及下半年的9-11月份从业人员规模出现高峰。
然而,“快递员改行送外卖”、“暴力分拣”、“加盟店罢工”、“夺命快递”等屡见报端,“这个行业发展很快很好,但是面临很多问题,现在叫快递大国,但不能叫快递强国。”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表示,快递业要摆脱“农民工”的形象。
“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是快递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快递物流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对记者表示,例如,全面整合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的物流资源,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联动、协同和融合发展,打通物流服务的全链条,将有助于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物流成本。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