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总额预计为1946亿元,比2016年的1518亿元增长28.15%。”近日,中国半导体协会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7年会上发布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2017年发展状况的预统计结果。他指出,2017年行业预计总收入约合293亿美元,预计在全球占比接近30%。
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和材料等构成集成电路的产业链。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明确提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强调“围绕重点领域产业链,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以设计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前端,芯片设计业的发展对产业整体而言意义重大。
芯片设计是“火车头”
“长期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都比较滞后。不过,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尤其在国家大基金推出后,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浪潮。”TrendForce集邦咨询半导体分析师冉玄同说,“封测产业长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占比最大的一个环节,设计其次,制造第三。不过,设计业近两年快速发展,成长率最高。”
2016年,芯片设计首次超过制造、封装等环节,成为中国集成电路第一大行业。
“按照纲要要求,2020年设计行业销售总额要达到3500亿元,需要未来三年实现21.6%的复合增长率。”魏少军表示。过去三年,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的增速分别为29.5%、26.5%和24.1%。
从芯片设计业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是主要集中区。
归根到底是缺人才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1811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54%,2017年将有机会进一步挑战60%。另外,资金充沛也是目前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优势之一。”冉玄同说。
冉玄同介绍,中国半导体产业目前的主要障碍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以应用处理器和存储器产业为例,由于技术瓶颈和人才缺失,我国自给率几乎为零。
“中国半导体产业一直以来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冉玄同算了一笔账:目前来看,人才短缺最少超过10万人,可能还不止。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规划纲要的目标来看,2020年销售额要超过8700亿元,按照4:3:3的比例预测,其中设计业要达到3480亿元,在2016年的基础上净增超1800亿元。假如以2016年集成电路设计业人均销售额126万元做预测,设计业未来需要增加的人数为1800亿元除以每人126万元,答案是14.3万人。“因此整体来看,到2020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人才缺口或将达30至40万。”冉玄同的结论是形势非常严峻。
对此,冉玄同开出“药方”:成立专门的微电子学院,设立对应的专业,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目前,中国已有十几所高校开设微电子学院,要解决目前半导体产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问题,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科技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