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给滥用隐私的App上一把“安全锁”

给滥用隐私的App上一把“安全锁”

2017-12-21 07:31:2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网上约车、网上购物、叫外卖、导航……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手机App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你的微信昵称、头像、位置、通讯录、电子邮箱信息、QQ账号密码,甚至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都“祼奔”在互联网海量“大数据”当中。(据《北京晨报》)

在手机App世界里,用户个人信息几乎成了“公地”,不用白不用。因此,远超实际需要的、毫无节制的滥用现象非常严重。今年9月,江苏省消协通过现场检测发现,在手机下载的100多个App中,79个App可获取定位权限,23个App可直接向联系人发送短信。点开“电话与联系人”一项,有14个App甚至可以监听电话和挂断电话。

稍加梳理便不难发现,用户个人信息出现“公地悲剧”,与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不足、管理乏力有莫大关系。对此,有必要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并且要专门针对手机App,做实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同意原则、目的原则、合法原则、安全原则等。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保障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得到切实执行,避免成为纸上的法律,这是目前的一块短板。

作为主体,App开发商要有职业自觉。一方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采集应当秉持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决不采取不正当手段、超出实际需要采集信息,以降低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另一方面,要恪守知情、同意原则。要为手机用户下载App之前了解隐私政策提供方便,让用户对让渡信息使用权风险有充分知情,并在获得用户同意之后才能收集或与他人共享用户敏感信息。

覆巢之下,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与手机App开发、提供、应用、管理等相关的人员,都要从这个高度认识保护隐私的重要性,通力合作,才能给App装上一把“安全锁”。(广州日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