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国资国企改革是2018年的改革重头戏,是改革的一大看点。
多年来,围绕国资国企改革争论不断。虽然,多数争论的目的是推动国资国企更好发展,但也有部分声音把改革国资国企变成了“改掉”国资国企,偏离了国资国企改革的大方向。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必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国资国企要做大,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做大,一些落后产能与僵尸企业,必须清理退出,国有资本结构必须加快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下决心推进资源深度整合,加快去杠杆去产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一企一策”分类改革,进一步激发国企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018年,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形成突破趋势,战略性重组的步伐也会加快,这些将直接推动国资国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就必须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的同时,坚持推进国有企业创新驱动,促使国有企业发展新动能的不断释放。国产大飞机C919、北斗卫星系统、复兴号动车组、华龙核反应堆……国资国企承担起了铸就“大国重器”的重任,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征途上,国资国企扛起了排头兵大旗。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创新,国资国企完全能够打造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起引领作用的企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企业。
国资国企改革正迎来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更复杂的挑战。如何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体制机制,如何吸引顶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如何把国资国企党建与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有机结合,一系列难题仍需在大胆实践中摸索、破解。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国资部门,特别是国资国企领导岗位的企业家们,进一步增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勇于实践。也需要各行各业关心国资国企的人们为国资国企改革创造更加开放、更加宽容的氛围,允许试错,允许突破。
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国资国企改革者们,一定能够把握现在、共赢未来,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发奋图强。担负特殊历史使命的国资国企,也一定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找准新的历史方位,担当新使命,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经济参考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