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以持牌经营新环境促成优质金融生态圈

以持牌经营新环境促成优质金融生态圈

2018-01-18 07:31:3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新年伊始,亚洲市值最高的腾讯又拿下一个关键金融牌照——基金第三方销售。如此,腾讯在金融领域已完成支付、银行、理财、征信、保险、券商、小贷、基金等多方面的布局,形成了全牌照经营格局。如今,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开拓行业前,自觉申请相关牌照,然后实现持牌经营,在行业中已作出了表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服务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质量金融服务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金融机构必须持牌经营。近年来,过度金融化现象愈演愈烈。尽管管理层对持牌机构的监管日趋严格,但仍然存在一些没有经过许可就开展金融业务的现象。

对一家金融机构来说,要能集齐七张以上牌照,真正进入了我国金融生力军的行列,难度极大,至于获得全牌照经营资格,只有那些金融巨头才能做到。这是金融实力的比拼。由于每个牌照的获得都有相对应的门槛规定及条件限制,尤其“大牌照”对股东资质、注册资本有着很高要求,比如民营银行的注册资金门槛已提升至20亿。所以,金融巨头的牌照之争实际上就是实力之争,也是合规之争。而在此争夺战中,有的是通过集团子公司获取不同行业的牌照来占领各个金融领域的市场,但时间较长,效率也较低。有的是凭借其超级互联网金融的多种优势,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具备相关资质和条件,并一举拿下多个牌照。

我国金融业已步入了新金融驱动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合规就不能活的时代。随着金融巨头开拓全牌照经营,我国新金融版图还将不断改变,而持牌经营的金融环境,也可助力形成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生态圈。特别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已使传统金融业版图日益模糊,从而催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版图、服务模式与金融产品。在这个版图中,全牌照经营就是综合经营,新老金融巨头、大小金融机构遇到的各种金融风险和挑战也会更多。所以,全牌照金融机构绝对不能害上“大金融企业病”。同时,风险控制始终是所有金融业务的核心,风控能力的薄弱将直接导致反欺诈能力缺失,风险事件频发。中小金融机构有限牌照决定了其虽不能做大、做全,但可以做精、做优。

从管理层来说,尤须严把牌照审批、颁发和续展关,对那些不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决不颁发牌照,对已有的牌照也需认真清理审查,特别要仔细鉴别通过市场收购牌照让创新业务顺理成章合规的行为及充当牌照中介、牌照交易、哄抬牌照价格的行为,依法严惩超牌照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对不符合准入条件、业务不规范的要坚决收回牌照。将来,若能努力创造条件,实行全牌照统一发放,统一管理,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上海证券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