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进入尖峰时刻。2月6日,A股市场跟随外围,出现剧烈调整,沪综指一度重挫3.35%,创业板指数更是下跌超过5%,创新近三年的新低。
当晚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权质押“报警”。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2月6日,3400多家公司的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其中,115家公司质押股份比例在总股本的50%(含本数)以上。
质押风险传导至一级市场
伴随质押进入紧急时刻,多家上市公司停牌自保。除了停牌之外,有些手头宽裕的股东也会通过补充质押物渡过难关。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6日,3400多家公司的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其中,115家公司质押股份比例在总股本的50%(含本数)以上;568家公司质押股份比例在30%-50%之间。部分公司因股价下跌幅度较大,质押股票面临“爆仓”的风险。补充质押、停牌、增持等,成为应对股权质押风险的重要手段。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有未解押股票的总市值在5万亿元左右,占A股总市值的8.77%。其中主板质押整体的质押率可控,未解压市值占板块总市值的比例较低,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则相对较高,目前都在10%以上。
“近期的市场调整出乎意料,我们逼近警戒线,已经临时停牌了。公司的业绩其实不错,年报也大幅预增,但是二级市场的股价却节节走低,现在已经达到近三年的新低。目前解决办法两个,要么就是市场回暖,股价上涨;要么就是补充质押,不过前期质押的比例较高,已经很难再补充质押物。”某上市公司的负责人骆先生表示。
不过更让上市公司头疼的是,二级市场股价的表现,使得企业的融资之路变得异常崎岖。骆先生表示,具有质押风险的企业,已经进不了银行的白名单了,虽然也曾想通过银行贷款来筹措资金解决流动性危机,但最终无功而返。
多家银行暂停股权质押业务
质押风险频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难度越来越大。
华南地区某券商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目前的质押成本已经普遍上升至9%,而去年底还在7%-8%之间。
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9%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现在正规渠道的股权质押能合规的券实在太少了,不少中小创企业无奈之下只能进行场外质押,质押年化成本已经升破18%。”
对于股权质押,银行的态度也十分冷淡。2月7日,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均表示目前已经没有额度做股权质押了。“今年的流动性压力比较大,股权质押基本已经停滞,新业务已经不接,一些已经做的老业务也有可能到期不再续。我们现在做的一些质押,主要是对贷款客户的一些增信业务,作为一个风险缓释的用途。”一家股份行对公业务部人士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