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义诊”成医疗违法广告重灾区

“义诊”成医疗违法广告重灾区

2018-03-14 07:25:3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发布医疗服务违法广告预警

本报讯 (记者 陈妮希 通讯员 艾莉)医疗服务广告关系广大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昨日,武汉市工商局根据广告监测情况,对2017年来发现的医疗服务严重违法广告进行了梳理,通报了三种典型的违法特征,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

其中,以“义诊”、“诊疗活动”等栏目形式吸引消费者是违法特征之一。一些医疗机构以“开展义诊”、“诊疗活动”等栏目形式在媒体上变相发布医疗广告,这些栏目往往邀请医疗机构的“专家”并介绍“患者康复案例”,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同时提供“诊疗活动热线”或“报名热线”达到广告推销目的。有的医疗机构在媒体上以“第一美丽”栏目形式,邀请“名医”介绍通过丰胸可以恢复女性特有曲线美和现有丰胸技术的安全和有效性,宣称“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假体的防渗透性,自身承重性是非常安全有效有保障的”,并提供“报名热线”,征集“部分整形失败,不良注射物取出,面部、胸部假体置换案例”。

此外,还通报了保证治愈效果来博人眼球的违法特征。很多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为了吸引患者,在广告宣传中,往往含有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情形。有的口腔医院宣称“一般不拔牙,痛苦少,工艺流畅,镶牙周期短,一周到位”;有的医院宣称“头一副药就能迅速起效,并能由标治本”等,极易误导消费者,引发消费纠纷。值得关注的,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增加广告内容的说服力,引入“患者案例”“治疗前后对比图”,并以“治愈患者”的口吻大肆吹嘘,但其真实性难以核实。如宣传“一位6岁患儿被诊断为聋哑儿童,已在聋哑学校就读2年,手术后听力恢复正常”等。

武汉市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根据《广告法》,医疗广告如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的内容;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与其他医疗机构比较;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现发布广告,均属于违法行为,不要轻信虚假违法广告,如有疾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