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公募基金数量正式突破5000只 多角度解析12万亿规模

公募基金数量正式突破5000只 多角度解析12万亿规模

2018-03-19 11:44:39 来源:长江商报综合

产品数量从0到5000只,基金规模从0到突破12万亿元,基金管理人从0到117家,公募基金行业走过20年,蓬勃发展,逐渐壮大。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达到4906只,距离突破5000只大关仅一步之遥。如果再加上2月、3月以来(截至3月18日,下同)的新发基金,其实公募基金已经迈过了5000只的关口。


基金数量:突破5000只大关


中国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第一次“破千”还要追溯到2012年。随后,公募市场花费了2年多时间,终于又从1000只基金增长到2000只。根据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3月,我国公募基金产品达到2027只。此后,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基金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6年5月,我国公募基金数量为3036只。2017年2月,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再次刷新,达到4029只。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4906只。事实上,从2月、3月以来新发基金数量统计,基金产品数量应该已经突破5000大关——wind数据显示,新成立的各类基金共149只,算上1月底市场上已有的4906只基金,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达到5055只。


基金规模:货基增幅近100%


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公募基金产品规模合计达到了12.17万亿元。从4000只到5000只基金的“跃升”中,数量增加最多的为混合基金,新成立的448只基金几乎占到基金增量“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债券基金,也增加了224只;其次,股票型基金新增156只,货币基金57只,QDII基金则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增加16只。


不过结合规模来看,数量增加最多的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增加了2873.03亿元,债券基金也增加了2632.23亿元,而货币基金的资产净值增幅却达到了将近100%。足以说明,基金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上涨,并不呈现完全的正相关。除此之外,股票基金和QDII基金的资产净值,甚至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从这些细节里,我们也可以窥出市场和投资者的偏好变化。


基金产品:新品类层出不穷


从4000只到突破5000只大关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种类基金的出现,相应也有一些老基金种类在逐渐淡出市场,颇具代表性的有分级基金和定增基金。Wind数据显示,2017年5月1日至今,市场上所有分级基金的总份额从2545亿份萎缩至1529.72亿份、下降近40%。作为曾经的爆款产品,定增基金一度是市场的宠儿,各大基金公司也争相发售。不过自2017年5月27日减持新规出台,为存续的公募定增基金变现带来了挑战,这类产品也迅速降温,乃至纷纷提出转型。


虽然有些基金品类有淡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但仍然源源不断地有新品类的基金出现,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17年2月,监管机构正式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曾经的“保本基金”转身成为“避险策略基金”,继续活跃在市场上;2017年9月,首批公募FOF(基金中基金)集中发行,公募基金真正进入资产配置新时代;今年3月2日,备受期待的《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正式发布,对于行业来说也意义深远,有利于发挥公募基金专业理财在居民养老中的作用。


虽然这些基金,尤其是后面两类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甚至筹备阶段,数量也非常少,但毫无疑问它们将是未来的方向。


基金管理人:117家,1723位基金经理


我国公募现有的5000余只基金,出自117家基金管理人。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全部公募基金产品由1723位基金经理管理。在这当中,既有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产品,也有一只产品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从任职天数来看,超过3000天的共有39位基金经理。从基金经理年龄来看,在披露数据的153位基金经理中,公募基金行业,80后基金经理共有45位,最年轻的一位基金经理出生于1988年。从基金经理们的学历来分类,硕士基金经理占据绝大多数,占比超八成。除此之外,还有201位博士基金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