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证券报认为,经过市场化改革的“强身健体”,防风险建设的“百炼成钢”,全球化大潮中的“同台竞技”,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国之重器将崭露新颜。
中国金融业开放是因应全球化潮流的自主开放。经济全球化不可逆是世界进步趋势,也是时代发展潮流,对外开放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过去40年来,我国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拥抱世界,自主拟定扩大开放的时间表、路线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指引下,在顶层设计的蓝图下,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立足金融业发展阶段特点,有步骤、有节奏地推进自主开放,提升了金融业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基础制度逐步健全,监管体制立足国情,并与国际接轨,防风险能力逐步增强,金融市场容量快速扩大,金融机构“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我国金融地位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开放步伐稳健,沪港通、深港通平稳启航,沪伦通在酝酿之中,MSCI等国际指数纳入A股,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成功挂牌。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金融业发展也是如此,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
可以预期,金融业开放政策今年将陆续亮相。放宽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今年将落地,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有望扩大,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有望拓宽。此外,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举措也在稳步推进中。
(中国证券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