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已高,新翻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已经休息,一位身穿灰色短T恤、蓝色牛仔裤、深色运动鞋的青年,还在泥土堆里寻找、拾掇。 这就是民间收藏家张亮最为普通的一个寻找古瓷瓷片的日常场景。几乎每个周末,在武汉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残垣断壁和河边溪涧,都有他寻觅的身影。他也熟悉各个工地、地头上常出售残缺瓷片、杂项的民工。 “与其说这满屋子的瓷片具有不错的经济价值,其实它们更具有文化价值。每一片古代瓷器残片,都诉说着它在出土地曾经可能上演的一段段历史。这些瓷片就是本地可触摸的历史文化,我们要把这段历史文化打捞出来、传承下去。”张亮对长江商报记者说。“若单寻求经济价值,藏家可能更多会去追寻完整的古瓷器,去跟进市场最热的明清瓷器。而我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是收藏爱好者,更应是文化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