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五家社交电商平台密集融资 电商“第三极”势力崛起

五家社交电商平台密集融资 电商“第三极”势力崛起

2018-04-25 09:33:2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四月,拼多多、有赞、云集这国内三大社交电商平台“不约而同”纷纷宣布融资和“借壳上市”,社交导购电商“什么值得买”冲刺IPO,腾讯投资的“美丽说”也传闻与几家投行就美国IPO进行商谈。一时间“社交电商”成为2018年电商行业与“新零售”媲美的行业热点话题。

4月23日,“云集”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1.2亿美金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等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云集曾于2016年12月12日完成A轮2.28亿元融资,由凯欣资本领投,钟鼎创投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经过仅仅两年多的发展,云集已帮助超过300万人开启了电商零售事业,VIP用户近3000万户。日销售额最高过2.78亿元,2017年全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累积纳税超过1.5亿元。

4月19日,“有赞”CEO白鸦发内部信,提到在上周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中国创新支付公司用55亿股股票换有赞51%的股份。有赞随即成为持有中国创新支付的“大股东”,正式完成上市。而在内部信中也提到,中国支付用55亿股换51%,当前每股价格为0.58港币,整个有赞的市场价值超过60亿港币。

4月11日,“拼多多”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在30亿美金左右,估值接近150亿美金,由腾讯领投,红杉参投。在2016年7月公布的拼多多B轮融资中,腾讯就是投资方之一。

社交电商有何魅力,引得诸多资本纷纷入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传统电商的发展遇到瓶颈,流量红利消失殆尽,电商用户增速大幅放缓甚至负增长,而移动互联网上的用户购物比例占全网购物70%-80%的份额。过去以为做个APP提高用户下载量就万事大吉了,很多人走了个弯路。近期,以云集(分销模式)、拼多多(拼团模式)、有赞(工具模式)为代表的三类不同模式社交电商平台接连获得融资的“行业级”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于社交电商模式的认可程度更高了。

曹磊指出,与社交媒体的嫁接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这标志着零售电商行业正开启“去中心化”的新纪元,其中仅微信生态圈体系内的基于社交的电商年GMV规模不在1万亿元人民币话下。社交媒体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拼团和商家克服获取新客引流瓶颈的重要工具。以拼多多、云集为代表的裂变式的社交拼团模式,依靠用户“口口相传”能形成“裂变式”传播,以极低的成本带动新用户增长,是移动电商、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零售电商行业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吕昊泽认为,一个月内三家社交电商平台接连完成融资和借壳上市,社交电商会得到资本的这般青睐,主要是在平台获取用户流量方面,社交电商平台的模式决定了他们天生就是流量磁铁,低廉的商品价格,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朋友圈等体系实现裂变式传播,以非常低的成本代价取得了海量的用户流量。而传统电商平台以内容营销、竞价、广告推广等获取流量的方式的成本,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变得越来越高,盈利的难度也加大,在这种环境下趋利的资本集团自然更倾向于流量成低,发展空间和潜力大的社交电商,资本抢占入局、电商平台涉足社交第三模式已成趋势。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