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 通讯员 周钢 吴宝申 李小浩)5月9日,武汉市发改委表示,今年全市第三场招商引资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东湖高新区举行。本次集中开工活动紧紧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长江大保护、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以招商引资暨重大项目和智慧长江青年城为主题。
武汉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月集中开工的主会场设在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中心项目现场举行,各区分会场同步举行集中开工活动。本次集中开工活动紧紧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长江大保护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开工项目71个,总投资1158亿元,总体呈现了生态化、高端化、集聚化、规模化的特点,其中, 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513亿元;50-10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137亿元;10-50亿元项目17个,总投资337亿元。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为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全面解决大东湖地区污水处理、雨季溢流、雨水排涝等水环境问题,有效保护城市湖泊和港渠,实现水环境水质目标;彻底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及尾水达标排放的矛盾,满足长江水质保护要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升核心区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北湖污水处理厂和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将城市核心区污水厂搬迁至城市边缘集中处理。
为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区沙湖、二郎庙及落步咀三座现状污水处理厂用地与周边格局矛盾,满足沙湖港、罗家港、沙湖水环境以及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需求,将沙湖、二郎庙、落步嘴和北湖(待建)四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功能整合,在北湖集中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
北湖污水处理厂位于化工区腾飞大道与八吉府路交汇处东北侧,规划建设总规模150万吨/日,近期建设80万吨/日,尾水排放一级A标准,工程总投资45.52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目前泵区内土方开挖及桩基施工已基本完成,1、2号消毒池结构施工已完成,1、2#AAO生物池、1、2#膜生物池、膜设备间、二沉池正在进行结构施工,计划年内主体结构完工开始设备安装。尾水出江工程已完成穿堤段箱涵以及大堤回填,计划年底完成尾水泵房土方开挖,全部工程计划2019年底完工。
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项目为北湖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污水深隧系统19.6公里,其中二郎庙预处理站至北湖污水厂污水主隧工程长约17.9公里、落步嘴预处理站至三环线支隧工程长约1.7公里,以及地表完善系统等。工程共设置1座泵站、3座预处理站、8座盾构工作竖井、2座顶管工作井。工程总投资为30.29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9亿元。目前1号竖井地下连续墙已完成,3号竖井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内支撑施工,2、4、6、8、10号竖井已进场开始桩基及地下连续墙施工,7号竖井已进场开始苗木迁移,二郎庙、落步嘴和武东预处理站正在进行场平及桩基施工。计划今年完成2、3、4、6、8号竖井,年内完成二郎庙和落步嘴预处理站完工,武东预处理站和沙湖提升泵站完成土建工程,主隧盾构完成4.5公里,支隧顶管完成500米。全部工程计划2019年底完工。
打造国际医学中心
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的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中心项目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医学健康园内,规划用地面积675亩,总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000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及相关学科专职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开展研究,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医工医理交叉研究、产业孵化、临床医疗中心,为武汉建设中部医疗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医学中心下设医学质子加速器研究与应用、环境与健康大数据研究、医学仪器与装备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发展、生物医药研究等五个分中心,依托该校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优势学科,开展医工医理交叉学科研究,构建满足医学和生命学科发展的新型交叉学科群,建立一支国际化、跨学科、高层次的科研人才队伍,努力产生相当数量的世界性原创研究成果,研发与制造一批以质子治疗、数字PET、环境与健康大数据为代表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实现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新药与特药自主研发。
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11.3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和生活配套设施,计划于2018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9.58万平方米的满足科学研究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计划于2021年完成;三期工程建设10.91万平方米的生活服务设施,计划于2024年完成。
助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承接武汉校友招商引智回汉工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智慧长江青年城。
智慧长江青年城是一座兼具创新创业、商务办公、人才安居、生态宜居、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的新城。该项目位于经开区智慧生态城核心启动区川江池区域,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大学生安居项目(人才公寓)、创新服务中心、川江池生态公园及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含汽车博物馆)等项目组成。
大学生安居项目(人才公寓)。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套数1700套,其中60平米的小户型大学生公寓1200套,预计将满足超过2000名以上留汉大学生的居住需求,总投资13亿元。该项目为本次开工项目,预计2018年底达到预售条件,2019年6月达到租赁条件。项目已经与位居“中国长租公寓品牌”榜首的公寓运营商优客逸家集团达成合作,将针对青年人群提供优质的社群服务和运营服务。
创新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主要用于开发区内创新创业团队及孵化平台的办公需求,打造双创基地,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9亿元。该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底全部达到入驻条件,拟入驻不少于5000人的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目前已经与国内顶尖的孵化加速器-联想之星加速器、银江孵化器达成入驻意向。
川江池生态公园项目。该项目是智慧生态城最大的绿肺项目,集生态示范、智慧示范、绿道示范3大功能于一体,包括1089亩水景与618亩绿地,将打造成长江青年城一个惬意的后花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目前项目已经采取PPP模式动工建设,预计2018年底交付使用。项目目前正在与联合国新能源汽车研究团队磋商,拟引入联合国办公试用的新能源无人汽车投放运营。
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含汽车博物馆)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包括智慧城市展示厅、汽车博物馆、高科技企业总部及青年城商业中心等项目,项目总投资13亿元。项目预计2018年底动工建设,作为青年城配套项目陆续投入使用。
相关新闻:
洪山核心地段打造大型商业综合体 市民又添休闲娱乐好去处
长江商报讯(记者 张衡 通讯员 肖满)9日上午,武汉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洪山区分会场在凯乐桂园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9亿元,拟建4栋高层住宅、1个商业综合体和1所幼儿园,计划两年内建成。
凯乐桂园城市综合体项目位于洪山区卓刀泉路108号,虎泉地铁口附近。项目建筑总面积62070.77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6794.65平方米,幼儿园建筑面积1503.64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13422.56平方米,配套建设停车位630个,集商业、办公、居住、餐饮和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
该项目占据独特地理优势,北临虎泉街,南临雄楚大道,紧邻地铁二号线虎泉站出口,与街道口商圈和鲁巷商圈紧密衔接,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并且一公里内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环绕,教育资源优势明显,将与新建幼儿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据了解,2018年洪山区重点攻坚项目44个。截至4月底,洪山区2018年招商引资完成总额2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累计8个,累计投资额144.3亿元。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