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的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那时候看着丑苹果滞销的宣传消息,总想为辛苦勤劳的农民做些什么,就一次买了三箱,还在朋友圈转发,邀请朋友们帮忙买。”家住武汉市的洁洁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曾经满心欢喜的助农活动,原来是场精心的营销策划。
记者打开淘宝,关于农产品滞销的页面花样百出。其中,以农民手捧自家产品的照片由为集中。
此外,在公众号和电商平台中,仍有商家以滞销作为营销宣传方法来售卖苹果。而除了临猗苹果外,还有多个商家以“苹果滞销”、“鲜笋滞销”、“菠萝滞销”等为由头售卖商品,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作为宣传图。
5月7日,山西运城临猗县政府发布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该声明称,近期,多个电商平台发布了“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方式营销临猗苹果,这给运城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经全面深入查证,该信息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据临猗县政府调查,报道所选用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有的还采用“摆拍”方式,刻意营造果农的贫苦形象。此外,为最大限度地博取消费者同情,电商刻意打造临猗苹果“丑”的特点,所呈现出来的苹果都是有果锈疤痕、麻点、黑点、龟裂的次等果,此类苹果是客商将优质苹果筛选收购以后余下的残次苹果,仅占很小的比例。
临猗县政府在声明中还称,个别平台采取不当手段取得了加盖当地乡、村及果业部门公章的材料配合宣传,并且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大多平台蓄意夸大果品滞销严重程度,造成了苹果价格的不合理波动。
分析认为,主打悲情牌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广东徐闻的菠萝、安徽一带的蜜橘等农产品也都曾被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营销,目的是为了吸引众人眼球,博取消费者同情,短期、局部的方便了果农售果,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损害的是整体品牌形象和全体果农的整体利益。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