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2018-06-20 07:25:36 来源:长江商报

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蓝图展开,立足实际实施三步走战略

    本报讯(记者 陈妮希 通讯员 张珊妮)昨日,经报武汉市人民政府审定,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下称《纲要》),这是全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发布的面向2035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纲要。

    已形成“5+2”产业体系

    武汉东湖高新区建区30年来,形成了以“光”为特色的“5+2”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纲要》明确了“一个生态、双轮驱动、三条路径、四大经济”的总体部署。其中,“一个生态”是指构建具有光谷特色的全球创新创业生态高地。推动创新思想的高效激发、碰撞与交流,全面提升创新主体洞见能力,建成主体协同高效、要素自由流动、文化开放包容的全球创新创业生态高地。

    “双轮驱动”是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互协调、持续发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加快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与制度藩篱,统筹推进科技、经济、社会治理等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三条路径”是指实施企业创业成长、科技创新转化、全球开放链接三大路径。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创新创业;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扩大开放,增强国际化水平,以全球视野推进创新驱动。

    “四大经济”是指大力发展智能经济、网络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推动产业交叉创新和跨界融合,培育战略性、引领性、前沿性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企业,聚合高层次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打造全球新经济发展高地。

    年增创业企业超过2万家

    东湖高新区将立足光谷实际,瞄准发展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建成全球一流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节点,“中国光谷”享誉世界,实现“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的发展格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光通信、激光、空间信息等领域创新水平跻身世界前沿,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产业加速迭代升级,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生物产业与智能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若干细分领域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打造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企业培育富有成效,年新增创业企业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

    第二步,到2035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重要枢纽,基本建成“世界光谷”。光通信、新型存储、空天信息等战略领域创新水平全球领先,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活跃度居全球前列,瞪羚与独角兽企业大量涌现,培育若干世界级企业,形成充满活力的企业生态群落,成为全球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走出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形成适合科技产业“领跑”发展需求的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创业文化,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涌现出一批引领全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