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北京市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优化行政审批、完善财政金融扶持、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政策安排,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将打造200家特色书店。这是继前不久天津市发布扶持实体书店新办法之后,地方政府层面出台的又一个有力举措。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不小挑战。统计显示,2005—2013年,国有书店共减少1944家,民营书店共减少3801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16年,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专门强调要推动全民阅读、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实体书店或重装升级、或引入多元业态,进入了新一轮的复苏期,一些业外资本也纷纷看好书店业态,投资开办新书店。
需要看到的是,一些实体书店之所以影响越来越小,甚至变得举步维艰、经营困难,也跟行业自身经营僵化、千店一面、布局不合理等有关。
激活实体书店,不只是进行资金输血就能轻松实现。更重要的是,书店是否满足了读者需求、让人在购书过程中享受到愉悦?能否让读者把逛书店当做一种生活方式?现实中,有的书店营业空间逼仄,分类杂乱,店面混乱,缺少必要的导购。有的“新型书店”顶着书店的牌子,主业则是售卖食品、文具、咖啡等商品,几乎没有可供挑选的新书。实体书店要想在图书市场上赢得竞争,关键还是要找准定位,明确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价值。( 人民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