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黄聪)8月2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完成总额4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为春华资本、晨兴资本以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联合领投,高瓴资本、K11、钟鼎创投等参投资。
不过,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在年底前开始批量交付。与此同时,原富达投资中国基金负责人鲍思源先生已正式加盟小鹏汽车,出任战略部董事总经理,将布局一盘更大的棋。
年底前批量交付 首批接近6000辆
据了解,该轮融资为2018年以来新造车势力最大的单轮融资。本次B+轮融资完成后,小鹏汽车整个B轮融资达到62亿元,累计融资额超过100亿元。据小鹏汽车官方透露,其估值已达到近250亿元。
获得巨量融资的同时,小鹏汽车交付能力也将迎来考验。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创始人何小鹏,这种用创始人名字命名的车企,很明显是赌上创始人身家和信誉的。这家公司在创立之初被称为“互联网造车”,不被看好。但随着量产计划一步步实施,这种质疑被慢慢打消。
2018年1月,小鹏汽车在美国CES上发布量产车G3,小鹏G3定位为纯电动紧凑型SUV,售价区间为20万-28万元,新车于4月26日正式开启预订。
由于没有汽车生产资质,目前小鹏的量产车辆仍由郑州海马代工生产,协议年产能为5万辆。按照何小鹏的说法,小鹏G3将在2018年广州车展前正式上市,并在年底前开始批量交付,首批接近6000辆车。
产品不被接受 企业将难以生存
“希望在明年能完成第一个3万辆的交付,小鹏汽车可能不是最早针对终端用户交付的,但我有信心做到最终大批量交付,超过几万辆才真的算是(大批量交付)。”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曾公开表示。
2018年5月初,小鹏在广东肇庆开始自建工厂。根据规划,小鹏的自建工厂总投资100亿元,分两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将于2019年竣工,规划年产能20万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7月初,有媒体在探访该工厂时发现,工地上尚未有任何相关工厂建筑处于施工状态,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寥寥无几。
目前,小鹏汽车是否会步入蔚来汽车再三延期交付的老路还无从判断,但毋庸置疑,新造车企业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先解决产能问题以及市场的诸多痛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即便量产车顺利上市,若产品不被消费者接受、后续资金难以支撑,部分企业也将难以生存。”
知名基金负责人加盟 负责国际战略
离交付还有5个月,小鹏汽车还可以缓口气。而对于未来全球布局,小鹏汽车已在摩拳擦掌。
8月1日,小鹏汽车宣布,原富达投资中国基金负责人鲍思源先生已正式加盟小鹏汽车,出任战略部董事总经理。
鲍思源曾任职于全球最大的专业基金公司美国富达投资集团长达21年。2011年起,鲍思源开始掌管体量100亿元的富达中国地区基金,持续交付了出色业绩。在投资中国消费市场和互联网板块方面,鲍思源也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企业的早期投资者之一。
加入小鹏汽车后,鲍思源将领导小鹏汽车在国际战略、融资及投资人关系等方面的工作,向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汇报。
鲍思源表示:“我非常认同小鹏汽车品质优先和脚踏实地的文化,以及重金投入研发和技术的战略选择。相信我的背景和经验会为小鹏汽车带来切实的价值,也很兴奋有机会全身投入到智能汽车和智慧出行这个万亿级的新赛道。”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