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借力航空货运枢纽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
□本报记者 张衡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绕机场全场区的施工便道建设进入尾声,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招标已经结束,即将展开大规模土石方施工。长江商报记者日前在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看到工地现场一片繁忙。
去年年底,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开工建设,拉开了湖北打造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的国际航空综合物流枢纽的帷幕。项目的开建意味着鄂州可以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要素分工,成为中国中部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桥头堡、大通道。
2021年大飞机从鄂州飞向蓝天
才步入而立之年的刘希文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年前他辞去工作选择创业,目前汉口开了一家公司销售家电暖气。他生在鄂州,长在咸宁,工作在武汉。刘希文向长江商报记者坦言,作为一名鄂州人,鄂州的发展一直牵动着他的心,当他听闻鄂州将建设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时,他很兴奋也很自豪。
25日下午,刘希文驱车带着长江商报记者来到位于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杜湾村附近。记者在现场看到,鄂州机场项目工地一片繁忙。
据悉,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是湖北省和顺丰集团共同打造的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是国家重要生产力布局,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整个核心枢纽项目近期总投资约为372.6亿元,包括机场工程、转运中心工程、航油工程和顺丰航空基地工程等四个部分。
如今,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配套工程已顺利动工,项目总体概念、综合交通、航空都市区、临空产业等规划研究工作提前启动。鄂州市委托美国知名的咨询公司波士顿公司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初步明确了“一体两翼,两引擎”的产业发展方向。
“一体即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中心,两翼即重点发展医疗健康和智慧制造,两引擎即大物流和大数据。”鄂州市副市长李忠禄介绍。
根据湖北省指挥部工作计划,项目推进总体目标为:2018年打基础、2019年出形象、2020年基本建成、2021年投入运营。李忠禄说,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内项目可行性研究、总规和初步设计等工作将依次展开,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
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开建,意味着鄂州可以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要素分工,成为中国中部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大通道。
鄂州机场采用“航空货运枢纽+龙头航空物流企业”的国际主导模式,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李忠禄透露,依托这一项目,鄂州总体战略定位就是要成为中部地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通道和政策平台,通过建立“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立体开放体系,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鄂州机场将与高铁、长江、高速有效衔接,完善多式联运枢纽,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同时,与武汉天河机场共建大武汉航空客货双枢纽,构建空铁水联运的枢纽一体化体系,实现与武汉铁水公空等全球化口岸互联互通。
李忠禄表示,鄂州还积极申报设立海关机构和综合保税区,力争综保区与机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同时做好口岸功能区和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加强与中国(湖北)自贸区政策对接,争取将鄂州片区纳入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谋划推进鄂州空港建成自由贸易港。
从“葛店速度”到地铁“双城记”
除了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鄂州与武汉也将深度对接。根据武汉市地铁规划,19号线最早今年将开工,预计2023年建成。开通后,将串联武汉火车站,穿过花山组团至光谷中心城及东湖高新内部区域,终点达鄂州梧桐湖新区。武汉地铁11号线和光谷有轨电车T2、T9等也将分别延伸至鄂州市,地铁“双城记”将在湖北实现。
鄂州葛店28年前还是一个紧邻武汉市郊的小镇。如今已发展成近40平方公里的都市。
56岁的葛店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夏明光是开发区最早的建设者之一。
1991年7月,时年28岁的夏明光来到葛店开发区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夏明光回忆说,当时没有办公用房,租住在农户家中,停电了点起蜡烛照明,停水了要到几公里外江边挑江水回来,没有车辆骑着自行车往返工地,查看施工进程。
开发区的首批拓荒者创下不少“葛店速度”:第一期工程规划1.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测量、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仅用100天的时间即全部完成。外商兴办塑料食品包装独资项目,仅24天就办完全部手续……
2012年8月,葛店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5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葛店开发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95位,较上一年度前进6名,跨入前100名。
湖北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工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升富认为,长期以来,鄂州是以钢铁、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近年来,武汉鄂州两地协同发展加速,工业优势形成互补,当武汉科教、总部经济优势和鄂州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优势融合,出现“研发在武汉,基地在鄂州”的创新企业群。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推进,或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为创新企业群的发展带来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责编:ZB